“诚实守信”、“一诺千金”,从小,孩子接受的教育理念就是要诚实,为此,狼来了的故事还被编入小学课本内容当中。然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耍些小聪明,父母到底是该听之任之、还是该教育批评呢?心理咨询老师表示,父母一定要根据孩子耍小聪明的性质进行判断,孩子不是为了掩饰错误而做出的小聪明但耍无妨。理咨询老师表示,父母一定要根据孩子耍小聪明的性质进行判断,孩子不是为了掩饰错误而做出的小聪明但耍无妨。
心理咨询老师张秀丽认为,如果孩子耍小聪明的性质属于掩饰自己的错误,或者是以某种不正当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小聪明是耍不得的,长此以往,会关乎到孩子的品质问题。对于这类小聪明,父母应从正面教育引导,鼓励孩子实话实说,使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及其危害性,并逐步形成“知错就改”的良好习惯。比如给孩子讲一些暗含到是非的小故事,提出两种不同的道德判断,这两种道德判断既相互对立又似乎都具有合理性,然后让孩子在两种判断中选择一种并说明理由。在此基础上家长加以分析,帮助孩子认识哪一种道德判断是正确的,以此来提高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增强其是非辨别力,这样就可避免或杜绝此类撒谎。
另外一种小聪明看似谎言,其实是孩子在婉转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5岁的果果想要再吃一块糖果,她会对妈妈“撒谎”说是经过爸爸允许的;为了多看一会儿动画片,她能说这是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了能再多玩一会儿才睡觉,她会谎称收拾玩具或者还没去厕所……面对这类小聪明,家长只要明白孩子的真实意图就好,如果允许,就可以满足孩子的要求顺着孩子的话往下说,如果觉得孩子的要求不应该满足,就可以给孩子讲道理解释清为什么。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伴随心智发展,当孩子的直接要求屡遭拒绝后,他们开始探索新的、更复杂的方式寻求满足,这就是所谓的小聪明,父母对于这类小聪明完全没必要小题大做,否则,孩子以更高级和更复杂的方式探索世界的努力会被扼杀。对于这类小聪明,姑且让孩子多耍一些也无妨。(记者 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