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学生减负,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从去年新学年开始,探索开办无书面家庭作业的“终身发展实验班”,学生完全根据自愿原则选择入读。学校在取消全部家庭作业的同时,给学生增加了劳动、阅读等六项素质作业。经过1年实践和比较,两个“无家庭作业班”成绩与同年级其他班相当,均为偏上水平。今年招生将由两个班增加到3个班。
教学效率高,不留家庭作业完全可能
主持人:从“无家庭作业班”的火爆报名和扩招,可以看出家长对减轻孩子过重学习负担的愿望很强烈。这样的班可不可以大面积推广?随着年级的上升,“无家庭作业班”能够坚持下去吗?
崔学鸿: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本来就不应该有书面家庭作业。既然实践证明教育部这个规定是正确的,这样的班当然可以大面积推广。而随着年级的上升,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适当布置一些作业也是应该的,这同样符合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如果课堂教学效率很高,即使整个小学阶段都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也未尝不可。
傅智红:这里所说的“无家庭作业班”,减去了统一布置的书面家庭作业,增加了发展素质的作业,我认为这一实验很有意义。让学生快乐自主地完成符合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全面发展的六项素质作业,必然会使学生养成一系列良好的习惯。“无家庭作业班”如能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且教师具备国际教育视野和沉潜科学实验的吃苦精神,应该是能够坚持下去的。
高智华:这个实验班应解读为“无硬性书面家庭作业班”。“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能动地进行一些摘抄,撰写一些自我阅读心得体会。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如果为了凸显该班的无书面作业特色,而让学生放弃在阅读中进行书面积累的习惯,就会顾此失彼。同时我认为,即使这样的班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如果家长经历一时的新鲜感后,发现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学校应弹性化地允许学生二次选择。
精巧设计家庭作业,减负便可成现实
主持人:既然不留家庭作业可以让学生“整体达到偏上水平”,那就说明有些家庭作业的确是额外负担。家庭作业留不留、留多少,是否应该有个科学的依据,而不是教师的随意之举?
傅智红:小学阶段最核心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树立充分的自信。家庭作业不是留或不留的问题,而是留多少、怎么留的问题。怎样让孩子既高效又快乐地去完成家庭作业,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应该共同精心研究的问题。
高智华:不能简单地用家庭作业的“有”与“无”来机械圈定学生的学习行为,让孩子完成适当家庭作业的学习方式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取舍,在量上把握好作业,会对孩子的学习起到巩固作用。我认为学生需要在适度负荷中快乐学习,减负的根源实际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而并非是把家庭作业一砍了之。
崔学鸿: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应该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有密切联系,应该经过科学设计。随意布置家庭作业,是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和对生命的不珍视,而布置过多的家庭作业是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自信。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精心设计,没有精彩生成,教学效率低下,于是便通过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来让学生为自己低效的课堂教学“埋单”。可以说,学生的家庭作业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水平。
无家庭作业不能“大撒把”,应着眼“发展”
主持人:可以理解,肯定有家长对不留家庭作业抱有怀疑态度。毕竟将来孩子在面对激烈竞争时,学得多、学扎实会多些筹码。那么,“无家庭作业班”应该以怎样的优势保持和发展下去,让选择这种班的家长安心?
高智华:这种“无家庭作业班”,需要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整齐。如果有的孩子课堂学习跟不上,课后还如此处理,最终结果就难达到家长的心理预期了。因而,进入“无家庭作业班”的学生应该具备这样三个条件:一是孩子要能基本掌握课内所学知识,书面家庭作业在某种意义上是课内学习的拓展、延伸和巩固;二是家庭要给予足够的引导,学生要在课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持久性如何保障,学生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都需要家长加以引导,以帮助孩子形成自律;三是家庭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和活动空间。
崔学鸿:获取家长理解和支持的唯一途径是确保“减负不减质”,而关键在于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只有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了,才可以放心地不布置或少布置家庭作业。为此,我们应该从师德的高度来认识减负问题,从教科研的角度来解决减负问题:从备课开始,把家庭作业布置纳入教学整体设计,为学生设计精妙的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益,提升学生课外生活品质。
傅智红:让孩子具有持续竞争力,除了学得多、学扎实,还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理和习惯及为人处事等更重要的能力。在无书面家庭作业的“终身发展实验班”里,学校实验团队和学生家长团队会积极形成研究共同体,向着共同的愿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寻高效互动的家庭作业,如网络作业等。这样既能兑现无书面家庭作业的承诺,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我建议选择这种班的家长,一要树立质朴自然的教育理念,保持平和心态;二是要在家中聚焦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教师、家长牵手与孩子在学习路上一起走,而不是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