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某小学为家长们授课《如何与孩子沟通》。课后,家长们将我团团围住,纷纷就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困惑问题向我咨询。其中一位家长问道:“我爱人总跟孩子说‘我没能耐,就等你长大了给咱家挣钱了’。您觉得这样说行吗?”现场许多家长也随声附和:“我们也总爱和孩子说这样的话,觉得这样说可能会让孩子更努力。您说我们这样说对吗?”
面对家长们的疑问,我从心理学方面给家长做了分析和解答。家长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不仅不会激发孩子的干劲,反而会有消极影响,具体来说,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破坏了孩子心目中的情感权威。孩子从小在家庭长大,血缘关系决定了孩子所需求的吃、喝、穿都从家长那儿解决,孩子和家长的感情最深。孩子年龄越小,感情越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接触面的广阔,有些感情会发生转移。但是总的来看,孩子在童年时期和家长感情最深。心理学研究表明:感情越深,影响力越大;感情越浅,影响力越小;没有感情则没有影响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所形成的影响力在心理上有一个专用名词叫“情感权威”,年龄越小的孩子在感情上越认为父母是权威。因为情感权威,孩子相信父母是了不起的,能听进去父母的教育。当孩子突然听见他心目中的情感权威说出“我们没用”“家长是废物”这样消极的话,孩子心目中的权威瞬间遭到破坏,直接导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下降,使孩子不听从大人的话,严重的还会导致孩子自暴自弃,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二、会使孩子以消极的认知作为思考的参照物,导致负面的思考结果。人在思考时,容易出现一个现象,就是把他所思考的问题与他头脑中原有的信息联系起来,这种信息与他所思考的问题并无必然联系,却往往决定他思考的方向和结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为“锚定”。例如,商品广告在推出商品之前一定要描绘一番美妙的景象:蔚蓝的大海、金黄的沙滩、快乐的人群、金碧辉煌的建筑……在人们接受了这些信息后,迅速推出商品,观众就会将商品与这些本来无关的图像产生锚定,从而产生购买的决定。家长说消极的语言,会让孩子在头脑中形成消极的信息,当遇到学习困难要决定如何做时,就会与大脑中这些消极信息产生锚定,从而采用消极逃避的办法,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进步和发展。一旦形成这样的习惯,就会形成思维定式,不易改变。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在孩子面前不说消极的话。
这时,又有一位家长提出问题:“我的孩子问我‘我们同学都有汽车接送,怎么咱家没有’?以前我回答孩子‘你爸你妈没能耐,就看你的了’。今天听您这么一说,我才知道不能这么说,那以后我该如何回答呢?”“请问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在夏利公司。”“那您可以说,虽然咱家没有汽车,可是他们开的汽车都是妈妈生产的。”这样,以积极的方式回应了孩子的问题,既巩固了情感权威,又促进了孩子以积极的思维产生锚定。
在用积极方式回应孩子时,有两个注意事项特别要提醒家长:1、家长应注意在用积极的方式回答了孩子的问题之后,可以连接孩子强势方面的表现,使孩子更能意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例如,家长说完上面的话,可以说一句:“没有汽车接送,你不是也每天到校很早吗!”切忌与孩子的弱势连接,例如,爸爸回答:“他们的汽车都是妈妈生产的,但你的数学这么不好,将来怎么给我们买汽车?”这是最忌讳的一种连接。2.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要一致,不能爸爸说完了,妈妈说一句:“别听你爸爸的,咱家就是没钱。”这样的教育很难有效果,父母需要经常沟通,协调一致,才能互相配合,利于孩子的成长。
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提醒自己注意,不在孩子面前说消极的话,让孩子拥有积极、正面的思维方式,这将造福孩子的一生。文/刘春琳(儿童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