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结束,中小学各年级学生普遍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暑期综合征。症状大致表现在:在开学的伊始,学生往往会上课走神,集中不了注意力,对学习有倦怠感,人也比较容易困倦。
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何振宇指出,这其实是学生在度过了两个月身心放松的暑期之后呈现的一种较正常的反应,基本上可以通过开学前的调整得到缓解。她举例说,家长可以帮助学生从生理、心理和学习这三方面做开学前的准备。从生理来说,学生应该调整自己在暑假中的作息时间。从心理上来说,学生应对新学期有个了解,订下自己的目标。从学业上来说,学生可以看看上学期书本中的知识点,为新学期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拿到新书后,简单的预习也是必须的。
如果在开学后,学生还是出现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等现象,家长和学生也不要过于担忧,可以从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做起。也许有些学生对于新学期会感到焦虑,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来缓解压力,如深呼吸、在安静的地方冥想;也可以适当采取正确的宣泄方式,如把心中的不安写出来并撕掉它、在没人的地方喊一喊、做适量的运动等,这些都是缓解压力的好方法。
也有少数学生对于新学期会感到莫名的恐惧,变得不相信自己。这类学生可以制订短期的、小的目标,让自己的成功来得更容易,给自己足够的信心。也可以回忆自己曾经做过的成功的事情并写下来,在面临困难时可以用来暗示自己,告诉自己肯定能行。
教育收费:
注意有无相关证明
教育收费问题也一直是家长关注的热点。据了解,今年的收费项目与去年基本相同,没有大的变化。具体的收费项目及价格,已于上周四由市物价局、市教委、市财务局联合对外公示。也有老师指出,目前公办学校一般不存在教育乱收费的问题,家长须注意民办学校是否存在此类问题,特别在校车、伙食和服装等方面,家长要注意校方有无教委和物价局相关的证明。
谈到学生保险费,虹口区青保办主任陈再跃指出,家长在这方面意识还不强,虽然保险费属于自愿,但是对于广大家长和学生来说,这能给自己带来一份平安、安心,同时对于其他同学来说也是一份助人的爱心。据了解,目前学生保险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每学期60元的学生意外保险,由中国人寿承保,受益人为家长,如学生遇意外事件,家长可获得最高2万元的赔偿。第二种是大病及医疗保险,由红十字会主办、审批,是一项保险性质的互助金。对于住院、大病的学生可报销一部分的医药费,也可与其他保险重复享受。第三种是校园意外责任险,由各区教育局按学生人数统一“买单”。学生如在校发生意外,家长可根据责任与校方进行协商索赔。据悉,在校生,不论是上海籍学生,或是持有上海居住证的外来学生,都可办理、享受这三项保险。
选择教辅:三“注意”一“提醒”
第一,目前全市中小学已经全部采用二期课改教材,所以家长和学生在选择教辅时也要相应地选择二期课改配套教辅。也可先听老师的建议,在开学后选购教辅,不必急于购买。
第二,选择教辅贵在“精”,切忌“一抓一大把”。不少学生在学期结束时整理书时往往会发现,没做过的教辅比做过的还多,有些做过的也是只做了最前面的几页。当初是因为觉得周围同学也买了,所以自己便“跟风”购买,但是买了却又不做。因此一些老师建议学生,可适当为每门学科选择一本教辅,最好是带有习题和配套讲解的,这样学生在做题后可以立即找出自己的错误,并通过书后的讲解来分析自己的失误在哪里。
第三,由于上海市中、高考实行自主命题,所以家长和学生在选择一些外地出版社的教辅时,更要慎重。因为有些知识点不在上海中、高考考纲范围内。而在做完习题后,也应过段时间回头翻一翻,看看自己以前为什么会做错这些题。对于教辅书来说,这是一种循环使用,也能起到巩固的作用。
■提醒:不应忽略课本后习题
一些老师提醒学生,在买教辅的同时,不要忘记课本后的习题,虽然这些习题相对来说更简单,但是对于刚上完新课的学生来说,这些课后习题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新的知识点。
近年来,中、高考中也有一些题目是从课本后习题演化而来的。因此学生在使用教辅书的同时,更不应忽略课本后的习题。
选择文具、电子产品:重实用、品质
新学期新气象,不少学生会趁着开学前最后的空余时间,选择漂亮的新文具和新型的电子产品。但在选择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些老师建议,对于文具和电子产品的选择,应以实用为先。首先要看它的实用性是否满足你这个年级。不要选择过于花俏的,有些低年级学生在上课时面对花俏的文具,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
其次,要注意它的生产厂家,最好是选择一些口碑好,且耐用的,特别是电子产品,更要看它的售后服务,是否有所保障。在选择计算器时,要问明它是否能带入高考考场。
最热点
幼升小:共同努力衔接幼小
典型症状:刚上小学的小一新生,往往会出现诸如:早上赖床;进校门时不懂得如何与老师打招呼,有时甚至看到陌生老师还会哭;与小伙伴相处也有些麻烦,上课没多久就想上厕所,也不能一节课都集中精神,一到下午的课就想睡觉等情况。
面对这些情况,不少小学校长提出,“幼小衔接”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和老师,家长在暑期结束前的时间里可以逐渐让孩子调整生物钟,并初步学习一些待人接物、与陌生人打招呼的礼仪。
二师附小党支部副书记吴燕蓓表示,全市各区目前都将“幼小衔接”作为小一新生的“头等大事”。以杨浦区为例,学校会将小一新生上下午上课时间作细微调整,例如将原来上午上四节课变成三节课,延长课间休息时间。学校也会放慢学习进度,开设综合活动课程,并使用配套的教材。这些措施都是希望小一新生能逐渐适应小学的生活,注重学生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师生感情,并从心底里爱上学习。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家校互动平台”,来了解孩子一天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吴燕蓓建议家长,可以在开学前先教会孩子一些小事情,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调闹钟。此外,她还建议家长可以在每天晚上读一段故事,或放一段故事的录音给孩子听,在听后让孩子重复听到的内容,再出一些简单的是非题或小问题,让孩子回答,看看他是否能基本讲出刚才听到的内容。家长可以在此基础上慢慢加长故事的时间,这可以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
竹园小学校长田荣俊也指出,应该给孩子一段适应期,让他们逐步习惯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更应注意与孩子交流的方式,不要让孩子在进小学前就对学校产生恐惧感。在暑假最后的时间里,家长可以带孩子前往小学校园,无声地感受一下新的环境,看看新的校园、新的操场、新的教学大楼等,让他们逐渐适应角色的转换。此外,对于新生来说,这更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好时间,而且这些从小培养的学习习惯会让他们受益一生。期间,家长可以让孩子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书写习惯等。在领到新书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看在这学期中孩子将学到哪些新的知识,但要注意这个时候家长的身份是孩子的伙伴,而不是陪读。也不要在开学的时候太强调孩子的分数,这样反而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最飞跃
小升初:学会自学重视交友
典型症状:上课的节奏怎么变快了呀?我应该怎么预习呢?虽然进了新的学校,有了新的伙伴,但是我还是很想念以前的小学生活,想念陪我度过五年小学生活的伙伴。这些都是小升初的新生遇到的问题。
初中阶段的教学模式和小学有很大的不同,更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的课堂上,老师不会再“手把手”地教学生每一个知识点,他们更侧重让学生先预习,再听课。也有一些好动、调皮的男生,在小学时是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但是初中的老师不会再这么“盯”着你,因此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在进入初中时也要特别注意这道坎。
同时,在“小升初”的伊始,有些学习习惯需要调整。例如上课如何记笔记,如何在记笔记的同时也能将老师的讲课内容记在脑子里。这些都是需要学生有个适应过程的。
此外,何振宇强调,在新进入初中时交友也是一个值得家长注意的问题。一般情况而言,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向师性”,将老师的话当做“圣旨”。但到了小学高年级时,他们会开始在意周围同伴的话。而到了进入初中后,这个倾向会变得更为明显,学生会更关注同学间的交往。因此学生为自己找一个好的朋友圈子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时也需要家长适度的把关。
最挑战
新高一:
不被“失落感”打败
典型症状:不少新高一学生碰到的最大的“障碍”就是失落感。因为他们在初中时都是拔尖的学生,不仅成绩,在各方面都很优秀,也是班里的班干部。但在进了高中后,却发现周围都是优秀的学生,自己有点被“比下去”的感觉,也不再是老师的“宠儿”了。这让他们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感。少数学生甚至会产生负面的想法。同时,也由于高中学科难度的加深,有些同学在一开始会有些不适应,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在最初的几次测验中发挥不理想。这些综合起来都加重了学生的失落感。
但学生一定要学会告别过去,充满信心地向前看,才能克服这种失落感,找准自己的定位,并根据高中阶段的学习特点,适当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如遇到不顺利的事,要及时与老师、父母、朋友沟通,不要憋在心里,用自己的乐观和积极打败“失落感”。
文来中学校长黄健表示新的学期,对于新高一生来说将面临新的挑战。因为初中到高中跨越的这一步,还是相当大的。希望家长和学生们能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在离开学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新高一生可以先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调整生物钟,按上学的时间表作息。其次,翻阅初三课本的目录,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回顾,以便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同时也可以事先向学长学姐了解高中生活的节奏,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可以尝试与新班主任联系,听听老师给出的专业意见。
“七宗最”:如何实现角色完美转型
杜佳雯
最贴心寄宿生:
别让孩子有被“抛弃”感
对于开学即将步入“寄宿生涯”的新生来说,暑假的尾巴更值得被抓紧。因为他们不仅即将面对陌生的学校,还将面临全新的寄宿制生活。他们应该准备些什么呢?一些优秀品质家长可提前培养
西外外国语学校校长林敏表示,寄宿生活可以培养学生社会化、合作、团结等优秀品质的形成,因为在学校住宿生活中,他们会遇到与同学间、室友间相处等问题。同时林敏也指出,这些品质家长可提前培养,不要全部留给学校和老师。
首先家长要调整学生的生活作息。在长达两个月的暑期后,不少学生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不良生活习惯,要让他们在开学时立即改正,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肯定有难度。特别是到了寄宿制学校后,每天早上都有规定起床时间,之后会有早锻炼等,晚上也有相应的就寝时间,这些也许会让刚开学的学生感到不习惯。因此家长应该在开学前的最后时间里“动”起来,督促孩子调整自己的作息习惯。
其次,家长要鼓励并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每天早上叠被子、铺床、洗自己的衣服、整理自己的房间、书桌等。这些在他们进入寄宿制生活后都将面对,因此提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习惯也不可或缺。
最后,由于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平时的生活中少有兄弟姐妹,但是在刚进入寄宿生活后,难免会遇到与室友如何共同相处的问题。他们不得不面对如何共享一间房、一个卫生间,如何分配洗澡时间等一系列的问题。父母可以在开学前先和孩子进行沟通,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并给与孩子适当的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过渡到寄宿制的生活中。
林敏表示,每个寄宿制学校都会为学生提供不一样的生活用品,例如西外会为学生提供被褥等床上用品,也会在开学前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应注意带哪些日常用品。万一第一周有东西没带,家长和学生也不必过于担心,学校有专门的生活老师会负责为孩子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零花钱”的管理也是家长头疼的问题之一。应该给寄宿生零花钱吗,给多少比较合适呢?
对此,林敏认为,一般寄宿制学校多为半封闭式,而且为学生提供一日三餐、饮用水等,因此家长不应多给孩子零花钱,就算是高中寄宿生每周的零花钱也不宜超过30元。如遇紧急事情,学校也会有专门的生活老师为学生解决问题,或先代付。他还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带贵重物品上学。
文来中学校长黄健也建议,学生应做好以下几点准备:第一,做好与人相处,为他人着想的心理准备,在遇到事情时需要宽以待人,学会与人主动沟通。第二,有基本的生活处理能力,如整理个人物品,安排作息等。第三,准备一个闹钟和复读机。第四,做好生活上低要求的思想准备,不可能和家中一样舒适。
■提醒:家长需多抽空进行“亲子对话”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且基本上是第一次离开父母,所以如有条件家长可以多联系孩子,关心他们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周末孩子回家后,更要抽空与孩子进行“亲子对话”,不要让孩子有被“抛弃”的感觉。也许有些孩子不会将心里话与父母分享,所以家长也要多与老师沟通,从侧面看看孩子是否适应寄宿制生活。(记者 杨虹 杜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