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在不少发达国家,学校的规划、建设,并不由政府部门说了算,而由汇集各方利益代表的社区教育委员会来决策,政府部门是决策的执行者。这样做,学校的规划建设才能充分吸收社区居民意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也能尊重受教育者权益。我们要让“撤点并校”做到因地制宜,一定得请村民、学生家长参与决策,而且是“真参与”而非做做样子
“六一”儿童节前夕,温家宝总理赴湖南看望农村小学的孩子们时特别提出一项要求:“学校调整布局要实事求是,从农村实际出发。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年龄、上学路途、安全等问题,建立或恢复一些农村教学点,不要让孩子们的精力都花在路上。有的教学点学生虽然少,但也要办好,要想办法帮助边远的教学点提高教学质量。”这番话表明,调整完善“撤点并校”政策的问题引起了中央高层关注。
最近不少专家在为此事呼吁,因为有调研显示:“撤点并校”后农村学生的上学距离平均远了4.05公里,安全隐患增加;住宿生一年平均要花费1157.38元,农村家庭由此新添一项额外开支;还出现了大规模的教育资源浪费现象。过去10年间,我国的小学被撤掉了一半,多达371470所。
实际上,专家们的批评建议除了针对“撤点并校”本身,还针对着“撤点并校”的决策模式,模式不调整,今后很可能引发别的问题。
又是“一刀切”
我国农村的“撤点并校”,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认为这是农村生源减少后的必然选择:由于一些自然村的上学孩子锐减,当地学校的学生人数已严重不足,没必要硬办下去;而“撤点并校”可以整合农村有限的教育资源,村里的孩子集中到条件好些的城镇求学,教育质量可望提高。
如果搞“撤点并校”前能广泛听取当地家长意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当是好事一桩,可在落实过程中,再次出现了“一刀切”的老毛病:有些地方有的乡村学校,学生其实不少,可政府部门也决定“撤点并校”,不把村民的意见当回事,或者根本没去听取意见。有些乡村撤掉学校后,孩子上学不得不步行一小时、两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路途遥远且路况不佳;有的虽有车可坐,但上学成本增加不说,破旧的车子、鲁莽的司机都叫人提心吊胆;有的学校安排了校车,却是不合格的。这些后续问题特别是安全隐患,有关部门并未上心。
撤并之后,孩子们的新学校,理所应当有更好的条件和更高的质量。但实际情况是,有的地方的一些城镇学校一下挤进了众多学生,本来还是“小班化”教育,结果不得已搞成了“大班化”甚至“超大班化”……
辍学率反弹
“一刀切”搞“撤点并校”的负面影响,比较显著的问题有四:其一,一些乡村地区辍学率反弹,上学路远、不够安全,一些农家干脆不让孩子上学了;其二,不合格校车、黑校车如随时会被引爆的炸弹;其三,低龄孩子在外寄宿越来越普遍,但由于条件设施较差,应当配套的生活服务和管理跟不上,小寄宿生容易发生行为和心理偏差;其四,琅琅读书声在很多村子消失,已经走了青壮年的今日农村越发缺乏生气。
上述问题,关注教育问题的专家和诸多乡村居民早已一再提出,但并没有得到重视;直到2008年,有些地方才暂缓强制性的“撤点并校”。2009年,国务院对此事提出意见,要求注意从实际出发,防止“一刀切”;还要求各地制订三年总体规划,根据城镇化发展和人口流动变化的趋势,促进学校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涉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
如何因地制宜?
“撤点并校”有着好的初衷,之所以发展成眼下的局面,有两方面原因。首先,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十分积极地“撤点并校”,似乎并不真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为乡村学生着想,而是想借此减少办学点,进而减少教育投入,同时让自己更方便地管理学校。
其次,我国的教育决策机制,虽说要听老百姓意见,但听不听以及听了之后采不采纳,权在行政部门,也就是说,“撤点并校”这种事,只要相关政府部门决定要干,就没有干不了的。
在不少发达国家,学校的规划、建设,并不由政府部门说了算,而由汇集各方利益代表的社区教育委员会来决策,政府部门是决策的执行者。这样做,学校的规划建设才能充分吸收社区居民意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也能尊重受教育者权益。我们要让“撤点并校”做到因地制宜,一定得请村民、学生家长参与决策,而且是“真参与”而非做做样子。
“撤点并校”好事没做好,又一次给了我们教训:必须建立科学、民主的教育决策机制。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规范决策程序,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要公开讨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原则摆在那儿,落实有待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已表示,我国农村中小学数量仍然呈现下降趋势,将采取措施遏止盲目撤并学校,所有准备撤并的学校必须征求家长意见。但愿这一规定能切实得到执行。
(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