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阳每年要带学生去五六次博物馆,他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的初中语文老师。每次去,他都感觉不满意:耳机讲解器里的解说词有点刻板又有点深奥——为啥没有少儿版本?多媒体触摸屏里的内容一样“学术味道”很浓,学生们看不大懂……
“博物馆的设施和服务,是不是为孩子考虑得太少了?”樊阳的想法,跟长期从事博物馆研究的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教授陆建松不谋而合。
陆教授手头有这么一组数据:我国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却屈指可数,设有专门儿童展区的一般博物馆也很少。博物馆普遍重“展”不重“教”,老是“站着”跟孩子们说话。
怎么才能“有意思”
几乎每次带一批新生去博物馆,都有人告诉樊阳:“这还是我第一次来。”
中国孩子去博物馆确实有点少。“从2008年搞免费开放试点以来,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已有1000多家,年观众量1.2亿人次,其中青少年3500万人次——按在校大中小学生2.3亿计算,人均才0.15次。”陆建松说,欧美国家年人均参观博物馆的次数为2-3次。
就是去了,许多学生也不大感兴趣,年纪小的更抱怨“不好玩”、“没意思”。陆建松调查发现,国内博物馆几乎都忽略小观众,比如展架展柜的高度都依照成人标准设计制作,儿童仰着头也难看见。至于说明书,介绍文字主要是某件文物的长宽高、在哪里出土、是什么年代的等等,孩子没兴趣。
在国外,情况完全不同,不少博物馆想方设法讨好孩子。在法国一家博物馆,孩子进门就见到一条小溪,往小溪里扔进一个几何块,随后就一路跟着几何块的漂流参观。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每月举办两次“博物馆之夜”,孩子们看展品、看电影,夜深后就睡在到处是动物标本的展厅中。日本有家博物馆设置了现场考古实验室,让孩子们自己“挖掘文物”……
“这些暂时做不到,我们最起码可以改进讲解。”带学生逛博物馆20年,樊阳每次都自己讲解,结果总吸引来许多别的观众“蹭听”。有个学生在参观上海历史展览后说:“我在上海白待了,对自己城市的历史竟然一点不了解。”孩子们的收获,多半要归功于好解说。
“展”与“教”
国外很多博物馆专门设有教育部门。陆建松在很多欧洲的博物馆都看到过教室,中小学生在这儿听课。课程是特别设计的,适合不同年龄的孩子。讲课形式也精心策划,比如让工作人员扮成古罗马士兵,穿上金属盔甲、手持尖刺长枪……这样的老师一亮相孩子们就饶有兴趣。一些博物馆每年都与学校老师多次座谈听取意见,还邀请他们参与编写教材、设计课程。
在美国,孩子号称是“在汽车和博物馆里长大的”。“1899年,一群怀着教育革新梦想的父母和教师在美国纽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儿童博物馆;1913年,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如今被誉为世界最佳;1925年,世界上最大的儿童博物馆——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问世。”陆建松介绍,美国现在有300多座儿童博物馆,每2万多儿童就有一个;此外,有88%的博物馆提供从幼儿到少年的教育项目,70%的博物馆在过去5年中增加了面向教师和学生的新服务,还建立了面向儿童的博物馆网站。
可在我国,儿童博物馆不超过10家,比如上海有儿童博物馆以及上海科技馆的儿童科技乐园,北京有中华妇女儿童博物馆以及一家私人办的儿童博物馆。国内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还很少被开发,既没有服务未成年人的展厅和展览内容,也缺乏有水平的讲解员,教学辅导人才更无从谈起,跟中小学基本没联系。
在陆建松看来,学校的一些课程如历史、美术、自然等,如把课堂搬进博物馆,教学效果一定更好。
上海科技馆儿童科技乐园做得不错,有“自然界的伪装”、“发光植物”、“动物眼中的世界”等等,以适合儿童兴趣和理解能力的方式传播着知识。陆建松建议,有条件的博物馆应该增加服务孩子的参与性强、体验互动的项目,如能按不同年龄段开辟特别展区就更好了,3-6岁、7-12岁、12岁以上的……
樊阳希望,博物馆可以从培养讲解员做起,用孩子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讲解。另外,制作儿童参观手册也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