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海特花园小学简介
北京市石景山区海特花园小学始建于1998年,是一所全员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公办学校。学校座落于石景山区海特花园高科技园内,占地7600平方米。学校设有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科技活动室等专业教室和学生心理咨询室、阅览室、图书馆、“少先队员之家”、学生餐厅、400平方米的体育馆,并设有200米的环形跑道、篮球场等体育设施,为孩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了条件。学校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被北京市评为环境优类学校,是一所现代化的“花园式”学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全面育人”的方针,充分发挥小班化教育的优势,积极探索新形式下的改革之路,脚踏实地地进行课程教材改革实验,“撒下百花种,育得百花开”。
教育特色
海特花园小学教育特色鲜明,学校针对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突出了“小班化教育” 的优势,使每个海特花园小学的学生,精神饱满、茁壮成长。实践证明,海特花园小学十余年来不懈探索的小班化教育能较好地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学生能获得更多的创造的空间和时间。实施小班化教育以来,课堂教学质量明显上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学校的办学质量地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走进海特花园小学的任何一间教室,都不会看到一排排面对黑板的课桌椅,而是看到每四张桌子拼在一起,孩子们相对而坐的场景。这既营造了宽松的课堂环境,又利于交流讨论。在每一个教室里,都摆放着生机勃勃的鲜花,教室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学生作品,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的足迹。不单是班级人数变少,老师讲课的内容也更生动有趣。语文课上,学生每答对一个题目,就被奖励一张优秀卡,还会赢得全班同学的掌声和齐声喝彩;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发动所有的小组一起讨论。数学课上,老师把数学题写在纸做的“苹果”上,贴在教室的四周,发动全班的学生“摘智慧果”。英语课上,英文单词被学生用唱歌、跳舞配合语言轻松地表达了出来。下课后,学生们写完作业交到老师那里,老师当场为学生面批作业,并为每一个人作讲解……海特花园小学的老师们深有感触地说:“并不是大班的学生不聪明,而是我们小班老师更有精力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亲和力更大。”
科研成果
“科研兴校”始终是海特花园小学的发展战略,学校教育教学坚持正确的科研方向,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涌现出一批科研型教师。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多个市、区级研究的实验项目,独立完成了省“十五”规划课题《小学生创造性发展实验研究》,2011年立项北京市教育学会课题《绿色教育背景下,小班课堂模式建构》,同时立项为区级课题。参与北师大跨越式课题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
在科学理念指导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海特花园小学总结梳理研究成果,编写了课堂教学四原则落实手册——《海特花园小学小班课堂教学教师指导手册》。把自主、合作、学法指导、无盲区这四原则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进行了诠释。同时由科研室牵头,创办《海小教科研》校刊;由校长牵头组织教研组集体教研,研讨、出台《海特花园小学小班课堂教学教师指导手册》,整理编辑《海特花园小学绿色教育丛书》等,这是饱含海特人心血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学校从2001年开始研究小班教育,教师们经历了学习→认识→尝试→思考→总结→再学习→再实践的回旋往复的进程。03年、05年、07年分别召开了小班学习研讨会。03年,我们针对小班教育中面向全体的原则,提出无盲区教育理念。具体要求就是课上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眼中有学生,心中也要有学生。我们给出的操作指标是当堂发言率达百分之百。我们认为这是检验老师是否真正眼中有学生的硬性标准。
2005年,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我们感觉只是硬性规定发言率,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关注个体发展问题,我们提出了合作学习指导策略;研究在什么年段实行合作学习,在什么范围实行合作,怎样合作,最终,提出不同年级的训练重点。如今天的课堂,大家就可以听出来,低年级的课堂,更强调对组长的训练,中年级重在组长和组员的双向训练,高年级课堂则更注重合作中角色分配。
2007年,为了解决合作中的搭车问题,学校进一步提出小班课堂管理策略,提出自主,合作的新要求,制定了“小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学改革”课题,又称“双自主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搜集资料、课堂实践、总结反思、教师间的交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探究学习等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本课题的深入实施,教师探索出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初步尝到了自主合作学习的甜头,学生有了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养成了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有效地减少了合作学习中的搭车现象,课堂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
2010年,在深入研究合作学习基础上,根据绿色生命课堂理念,学校提出小班绿色课堂教学原则“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法指导、无盲区教育”。我们认为四原则在课堂上被真正落实,才能最大限度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关注学生课堂上的生命体验。
2012年3月,学校召开第五次教科研大会。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倡导的“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有关精神,探索适合教育均衡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推动小班化教学机制的研究,3月18日-19日,义务教育小班化教学机制研讨交流暨北京市石景山区海特花园小学小班化教学展示活动在海特花园小学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张金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秘书长施进军,香港教育学院小班教学发展与研究中心首席顾问叶建源,石景山区教委主任叶向红,副主任于秀云等领导出席活动并讲话。
活动中,校长吴幼颖向与会代表做了《小班化学校管理策略》主题报告。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则与三年级的同学们共同奉献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重叠》。此外,几位市区级骨干教师的教学公开课也都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在交流互动阶段,一线教师和与会领导、专家共同就“海特花园小学七步四原则”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讨。
特色课程
海特花园小学努力通过指导学生学习经典,了解中国古典文化,感受中华古文化熏陶,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
校长吴幼颖说,学校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发扬民族文化为主线,多渠道开设校本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学校在向学生传授有关知识的同时,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从而培养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现代人。
利用业余时间,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海特花园小学中华传统优秀蒙学读本》编写整理工作。经过对市面上流传的各种版本的《小学生必背古诗》、《弟子规》、《三字经》、《治家格言》等蒙学读本的比较和研读,本着去粗取精的原则,老师们重新编写了一套适合现在儿童阅读的蒙学读本——《海特花园小学中华传统优秀蒙学读本》及教参。
另外,海特花园小学遵循小班化教育的原则,最大限度满足每个儿童成长的需要,以蒙读文化为龙头,设置了形体、水墨画、书法、剪纸、篆刻、游泳、武术、计算机等特色课程,同时开设管乐队、轮滑、拉丁舞等特色兴趣小组,力图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多元成长提供土壤,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学有特长的学生。
人格培养——小干部轮岗制
为了增强学生自治、自立、自理的能力,海特花园小学开展了小学班干部轮岗制的实践探索活动。班干部轮岗,就是让全班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体验不同的岗位角色,使他们在班干部的岗位上得到锻炼,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和交往能力。
海特花园小学在小干部轮岗活动中体现的公平教育思想与做法在北京卫视新闻台、新华每日电讯、现代教育报、北京晚报、新京报、北京教育、教育旬刊等多家媒体报道
骄人成绩
经过“海特人”的共同奋斗,学校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先进项目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先进单位、北京市星星火炬奖、石景山区人民满意学校、石景山区五星级先进教学奖等112个奖项。
2009年:
北京市心理健康促进学校先进单位;
石景山区先进党支部;
石景山区教学大赛五星级优秀奖;
石景山区课改先进校;
石景山区家校教育先进单位。
2010年:
石景山区人民满意学校;
北京市阳光体育少年儿童跳皮筋比赛三等奖。
2011年
北京市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奖;
北京市科协创新学校奖;
石景山区“优秀家长学校”;
石景山区“红读活动示范单位”;
五年级体育抽测获得石景山区小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第八名;
2011年,学校召开全国首届数学论坛,做大会交流《对小学小班化课堂的探索》,观摩课3节,全国各地教师代表500多人参加大会。
2011年9月,学校推出小干部轮岗制,其公平教育思想与做法在北京卫视新闻台、新华每日电讯、现代教育报、北京晚报、新京报、北京教育、教育旬刊等多家媒体报道。
2012年召开全国第二届义务教育小班化课堂教学机制研讨会并做大会发言,观摩课11节,200多名各地教师代表参加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