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们设计活动时,我们总爱说“寓教于乐”。然而,“教”什么,如何“寓”,怎样“乐”,面对非同以往的“90后”“00后”们,其实是需要好好研究的大题目。
这个“六一”有点儿特别。特别之处,当然不在于为孩子准备的活动特别之丰富多彩,从“文博夏令营”到千种图书,从30家剧场的310场演出,到连放1000场让孩子只花费1元、家长不过10元票价的电影——事实上,每年“六一”,每个地方,都会为孩子们捧上一份儿童节文体娱乐活动的大餐,让平日里被学习、竞赛、才艺培训之类束缚、压抑的“花朵”们有自在、兴奋绽放的一刻。
特别之处是,赶在儿童节之前,北京市政府推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有一系列相当庞大的活动会在随后展开,比如媒体开设100余个青少类专栏专版,设立长期栏目;比如中小学中普遍推行“成人仪式”;比如开通相关微博,设立网上服务平台,等等。
这一行动计划称得上大手笔。可以想见,未来一段日子,通过媒体、学校和政府、其他社会机构的努力,一系列活动轰轰烈烈地集中展开,将会形成一定声势,在一定程度上触动、影响许多孩子的精神成长。
在当下这个信息前所未有地繁复破碎、各色思潮混乱嘈杂、物质欲望甚嚣尘上的时代环境中,给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更多关注和支持,事在必然,值得鼓呼。余下需要探讨的只是,如何将这样的“行动计划”落到实处——不是一个项目落幕的实处,而是要有在更多孩子精神世界深处留下或深或浅痕迹的效应。
实话实说,迄今我们已有过太多立意甚好、投入也不小的青少年教育活动,失之于走过场、凑热闹,既不能让孩子享受单纯天真的快乐,也没有为他们的成长经历增添一笔沉甸甸的财富。
为孩子们设计活动时,我们总爱说“寓教于乐”。然而,“教”什么,如何“寓”,怎样“乐”,面对非同以往的“90后”“00后”们,其实是需要好好研究的大题目。如果我们总是习惯凭着成年人的强势居高临下地“教导”,或者只是躬躬腰做出俯就的姿态,急功近利地传授成年人的陈腐套话,“寓教于乐”恐怕只会是一厢情愿。轰轰烈烈、圆满成功的仪式之后,孩子们今后将如何成人,依然使人担忧。
本报特约评论员姜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