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好!”一走进这座校园,孩子们的问候就不绝入耳。他们的活泼身影、自信笑容,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
在这座校园里,孩子们喜欢在“阳光剧场”展示才艺、在“树下书屋”潜心阅读,还享受在综合教室中体验生活。
这里,就是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一所占地仅6亩的“小”学校,70%的学生为本地农村儿童,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几年前曾一度面临被撤并的危险,却用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从基础薄弱校发展成为北部新区优质校、标杆校,不仅在名校的夹缝中生存下来,而且牢牢站稳了脚跟。
其间的发展变化,源于学校积极践行“阳光教育”特色理念。“我们的孩子单纯、善良、有爱心,只要稍稍踮起脚尖,就能够到阳光,更好地成长。”说起“阳光教育”,校长陈淑兰充满了信心。
培养“阳光少年”
打好阳光底色,成就卓越人生。学校坚持“卓越在于习得”的阳光校训,在学生行为规范养成上,形成了“阳光密码”引领、“阳光俱乐部”激励、“倒金字塔”督促的校本评价特色。
“我能坚持到底 ”、“我能理解别人的感受”、“我是一个好伙伴”……20条“阳光密码”蕴含着20条良好行为习惯。每一位学生都是重要的,每一位学生都有独到之处,每一位学生都是人才。学校为每位学生制定了“阳光俱乐部学生成长手册”,展现个性、评价能力、记录生活,激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此外,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倒金字塔”评价板,以绿黄红三级评价分别告诉孩子们其行为习惯良好、有待加强、和亟待改进,实现了挫折教育与激励教育双轨并行,体现了学校教育的主导性、方向性和时代性。
成就“阳光教师”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学校立足校本培训,开展校本教研,形成传帮带机制,一批青年骨干“阳光教师”脱颖而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1%,在区级创新奖评选和基本功比赛中也屡屡获奖。
学校从2007年起试行“首席教师制”,将学校所有主题活动交给教师组织管理。近两年,共有20多名青年教师分别组织策划了“教师绿色环保行”、“中秋品诗会”、“红英教育节”等活动。一线教师突破自我角色,纷纷组建团队,将自己的愿景融入学校发展规划中,真正成为了学校发展的主人。
“我修炼我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我修炼我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我知晓学生的姓名含义,我知晓学生的上学路径,我知晓学生的知音伙伴……”,要做好“阳光教师”,除提升教学和管理能力外,还需要“十二修炼”和“十二知晓”,不断提高师德修养水平,更好地实现与学生同成长、共发展。
带动“阳光家庭”
“强势学校和弱势学校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来自于家长的支持力度不同。” 在海淀区中英学校发展计划一期项目总结会上,英国Mel West教授的一句话使学校充分认识到家校协作的重要性。
为使越来越多家长支持学生养成教育,学校开展了“阳光家庭”评选活动,促使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习惯养成,大大激发了家长关注学校发展、参与学校活动的热情。至今,已有近百个家庭获得“阳光家庭”的荣誉称号,27名家长成为家长学校的顾问团成员。
培养“阳光少年”,成就“阳光教师”,带动“阳光家庭”。如今,“阳光教育”理念已经发展成为“阳光教育”模式,成就了师生的成长与成功,使学校逐渐形成了“和谐、宽容、温馨”的“阳光校园文化”。学校发展成绩斐然,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先进学校”、“科研先进校”,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学校”、“德育管理先进校”、“优秀家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