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校学生所获得荣誉:
1、学校荣誉,近几年学校取得的主要成绩:
(1)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
(2)全国创建和谐校园先进单位。
(3)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学校
(4)北京市首都精神文明单位。
(5)北京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6)朝阳区小学德育管理规范化优秀学校。
(7)朝阳区第一批综合素质示范学校。
(8)朝阳区数学学科基地校,语文学科基地校。
(9)朝阳区教学管理优秀学科校。
(10)朝阳区科研先进学校。
(11)朝阳区校本课程先进校。
二、 学校历史简介:
垂杨柳中心小学1962年建校,2003年与垂杨柳三小合并,成为一校两址的学校;2008年接收朝阳区百子湾金都杭城小区配套学校,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一校三址的大规模学校;2009年原垂杨柳中心小学高部地处危改小区范围内被拆除,四—六年级学生迁至金都校区就读;2010年杨柳校区低、高部完成抗震加固工程。在此期间,学校先后接收垂杨柳第四小学和水南庄小学共达14个教学班,为使资源合理利用最大化,学校三个校区间通过拆并班级等工作进行了资源整合。目前,学校一校三址,50个教学班,120余名教师,1500余名学生。金都校区占地面积10699.96平方米;杨柳校区低年级部占地面积 3551.18平方米,高年级部占地面积4423.61平方米。
垂杨柳中心小学杨柳校区紧邻中央CBD,具有地理环境的优势资源。高年级部位于垂杨柳北里,低年级部位于垂杨柳南里3号楼南侧,学校处于垂杨柳地区居民楼中部,属于双井街道垂杨柳东里社区。学校周边以厂矿宿舍为主,周边单位有垂杨柳医院、北京工业大学附中、劲松一中、双井街道机关等,还有富力城、九龙、华腾园等社区。百子湾金都校区位于东四环外这一重点发展区域。两校区的地理环境,给生源的改善,学校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三、校长简介简历:
校长——佟旌,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第一批语文学科骨干教师,曾代表北京市在全国青年教师语文学科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五四”青年劳动奖章获得者;多次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曾任北京市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分别为原崇文区和朝阳区的党代表;现为北京市纪委纠风办聘请的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员;全国教改实验校校长联谊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北京教育杂志》常务理事。
四、学校发展历史痕迹:
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北京市人民机械厂、北京齿轮厂、华北金属结构厂等大型企业纷纷入住双井、垂杨柳地区。许多技术骨干、工人及其家属云聚双井、垂杨柳地区。为彻底解决工人子弟入学问题,1962年垂杨柳中心小学成立,学校暂借石香炉旧房。建校之初,有6个班,学生260人,教职工14人。
1963年垂杨柳地区新建一所小学,根据朝阳教育局的安排,垂杨柳小学迁入坐落于垂杨柳中街的新校舍,垂杨柳小学改名为垂杨柳第一小学。1978年,垂杨柳学区建立,垂杨柳第一小学改名为垂杨柳中心小学,由于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垂杨柳中心小学在垂杨柳地区乃至全区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改革开放新时期:
自1980年起,一、二年级增设唱游课,三、四年级增设自然常识课,五、六增加兴趣小组活动。
1987年,学校迁至垂杨柳第二中学校舍,即垂杨柳中里14楼北侧,学校占地面积 7623平方米,建筑面积4953平方米,操场面积3980平方米,可容纳28个教学班。
2003年5月15日,学校合并了垂杨柳第三小学的12个教学班和部分教师,学校一校两址,模得到扩大,成为拥有37个教学班,学生1000多人,80位教职员工,其中党员16人。四至六年级学生在原垂杨柳中心小学校址就读,称为垂杨柳中心小学高年级部。一、二年学生级在原垂杨柳第三小学校址就读,成为垂杨柳中心小学低年级部。
2008年8月31日,垂杨柳中心小学金都校区举行落成典礼,朝阳区人大主任于五一、朝阳教委主任腾国清、垂杨柳学区管委会主任鈡亚利、金都房地产开发公司高经理等领导亲临金都校区参加学校落成典礼仪式。学校一校三址办学。
2009年8月,因垂杨柳地区危改,垂杨柳中心小学高年级部全部搬至金都校区。
目前,学校一校三址,50个教学班,120余名教师,1500余名学生。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区级骨干教师7人,学区级骨干教师22人,校级骨干教师24人,有3名教师荣获紫金杯班主任称号。
改革开放后,在历任校长的指导下,学校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形成了具有一定内涵的管理文化。学校在“让生命阳关般灿烂”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确立了“以德为先,全面育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创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家长乐育的规范化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在发展办学特色“健康身心、友好交往、自主学习”三个好习惯的同时,又在以人为本、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上进行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先后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市健康促进校、北京市少先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市敬老文明模范校、朝阳区教学管理先进校、朝阳区首批小学素质教育示范校、校本课程先进校、朝阳区教育系统劳动奖状、德育管理规范化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刘飞、涂桂庆、郑丹娜等一批优秀教师,其中郑丹娜老师荣获紫金杯班主任特等奖,并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孟二冬式教师等光荣称号。校长刘飞两次获得首都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殊荣。现任佟旌校长是朝阳区重点引进的教育管理人才。
五、学校办学特色:
“好习惯,好人生”是我校的特色教育,学校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与此同时,学校开拓国际视角,引进小语种教学,与国外多所学校建立友好校关系,进行教育教学交流。
l 特色定位: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也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由此我们确定了学校的特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身心 友好交往 自主学习”的三个好习惯。虽然我们知道培养学生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小学六年成果未必明显,但我们知道好习惯可以让学生一生受益,所以我们还是确定期为学校办学特色,全校教师共同努力,扶住孩子们的成长。
l 延伸推进:
我们认为学校的特色教育要不断丰富其内涵,原先的特色建设侧重于德育层面。近两年来我们将其进一步拓展进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以校区为单位加强质量建设,立足常规,立足课堂,实施规范管理并逐步走向精细化。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抓“一中心”、“二双基”、“三生”、“四进”“五关注”课堂,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二双基——在教学中体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生——生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生动的课堂
四进——习惯培养进课堂、学习方法进课堂、有效训练进课堂、人生观教育进课堂
五关注——关注学生差异,培养智商,注重情商;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持久性,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力奠定基础;关注在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建构新知,知彼所欲才卓有教意;关注各年级好习惯培养的链接点,上下衔接习惯自然;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发展思维提升智慧。
l 点面结合:
“好习惯 好人生”的特色教育是我们总体工作的魂灵,我们借助特色建设推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学校加大开放国际办学力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健康身心,锻炼师生友好交往的能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我们与海南牙叉中心小学、贵州金沙三小、马来西亚小学、新加坡立化小学、台湾新北市江翠国小、新竹市民富国小学结成姊妹校,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携手共促学校。我们还带孩子走国门:与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进行教育教学、文艺体育的交流互访。学校不仅开放了对外交流的窗口,而且,在北京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开设了西班牙语课程,家长与孩子同学共进,这是北京市唯一的一所小学阶段“第二语种”试点校,学校的努力,家长的参与,学生们的刻苦学习,受到了北京市教委领导的好评,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受益匪浅,并健康快乐的幸福成长着。我们的视野有多开阔,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眼光就有多远,发展的平台搭得有多高,孩子们的成长的步伐就有多快。我们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素养的中国人,更要培养他们成为一个适应世界快速发展的合格乃至优秀的世界人。
在加大开放力度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内功训练。全力打造郑丹娜班主任工作室,使之成为全区班主任培训基地。学校近年来骨干教师数量不断攀升,大部分毕业学生能够凭借自身良好的综合素质,考入市区重点中学,每学年参加朝阳区全样本检测,平均分均超过区平均线。从整体上看,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效果明显,教师教学扎实、朴素,学生学习真实、高效,师生质量不断提升。
“外树形象”,“内练素质”,近两年来,我们的特色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被评为北京市特色教育示范校,北京市特色教育先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