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知识、书本知识为主,内容过于窄化,方法单一,主要通过纸笔测试,日常教学与评价的关注点指向升学考试……种种弊端使得当前的中小学生学业评价饱受诟病。而刚刚结题的“中小学生学科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开发”课题,从提高教师评价能力出发,提供了多种类型的评价方法与样例,并侧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日前,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国家课题“中小学生学科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开发”成果公开报告会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举行。课题推出了与新课程标准相配套的中小学生学业评价标准。该标准希望实现两大功能,一是提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达到的标准,并达到可观察、可测量的程度;二是指导教师如何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标准。这些学业评价标准除了以评价方法建议、评价样例和学生作品示范评价方法运用外,最引人关注的还是在评价内容上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提出了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法、途径和体系,尽管还称不上完善,但已初显学生学业评价的核心与趋势。
初中生物学业评价标准有这样一个样例:“很多人认为家蝇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害虫,它滋生于垃圾堆并从中觅食,然而,人们又从家蝇的生存环境、独特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上获得了灵感……关于家蝇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你还知道哪些事例?请举出两个,并谈谈你的认识。”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朱正威评价:“该题采用开放式的问题,考察学生对家蝇相关知识的了解,并能认识到任何一种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都存在有益的一面。评价样例具有开创性,特色鲜明,填补了国内生物学评价中有关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空白。”
“本评价体系更强调质性评价和表现评价,有助于克服已往评价中存在的片面性和诸多积习。”课题负责人、人民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徐岩告诉记者,当前我国有关学业评价标准的某些成果更类似于教参或练习册,其适用范围有限,有的甚至是单纯为设计纸笔考试框架而设计。而该课题基于学业评价的视角,依据课程标准,详细描述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学习结果,并提供了评价方法和评价样例,有助于帮助教师和教育质量监测部门等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助于为各地学业水平考试提供参考,为教材编写和教学资源开发提供指南。
据了解,学业评价标准初稿完成后,为了检验各学科学业评价标准初稿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包括对表现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样例进行实践检验,筛选、设计、积累更多更好的评价样例,并收集真实的学生作品及教师评注,课题组一方面在学校进行实验,一方面征求专家意见。课题组在全国各地选取了城市、乡镇、农村的中小学试用评价标准,进行了纸笔测试、表现评价样例试用、课堂观察、学生作品分析、问卷调查等。同时,课题组还邀请专家学者对评价标准初稿进行审读,提出意见和建议。
据课题组学术秘书、人教社科研部丁朝蓬研究员介绍,该学业评价标准提出的是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且应达到的合格标准,是标准参照的评价,没有随意增加难度,因此不会增加学生负担。评价标准中建议的评价方法和样例类型多样,如属于表现评价的历史话剧创作、自选材料制作细胞模型、制作某个国家的旅游手册、模拟法庭辩论、收集种子等活动,都比纸笔测验更生动、更有趣,也更能展现学生的个性和优势,预计将会受到学生欢迎。另外,这些生动的样例或活动都是在教学中可以使用的方法,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原则上宜粗不宜细,不追求评分的精确,也不强制教师必须完成,因此不会给教师增加过多的负担。
“学业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该课题研发的学业评价标准与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完全一致,学生和教师在接受上并无困难。”在徐岩看来,真正的困难是学校和教师往往被升学率裹挟,不愿改变现行的评价方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运用多元评价方式,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在终身发展的基点上构建学生评价标准,才是未来学业评价体系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