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分班大有玄机
新学期开学在即,对于部分即将迈入新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将进入新的班级,结识新同学和老师,开始全新的学习生活。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分进一个“好班”,一些家长早已开始四处打听,了解班情,甚至不惜托人找关系。入学分班有何玄机?各个学段新生在分班时都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学期开学在即,对于部分即将迈入新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将进入新的班级,结识新同学和老师,开始全新的学习生活。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分进一个“好班”,一些家长早已开始四处打听,了解班情,甚至不惜托人找关系。 那么,这一班的同学和老师究竟是如何分配到一起?各个学段新生在分班时都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本报记者做了一番调查,看似简单的分班背后其实也蕴藏着很多“玄机”。
新本报记者张灵
幼儿园
依据年龄和性别
近两年本市入园难问题凸显,大部分公办幼儿园都将入园年龄严格限定在3岁以上。在具体分班时,主要掌握两个基本原则:第一,男女均衡;第二,年龄均衡。
一些幼儿园会习惯性将新入园的孩子分成4个季度的,即从9月份到来年的8月份,每3个月为一段,一共4段。老师会把每个孩子的年龄整理出来,按照季度分段落平均分下去。同时,在教师配备上,也遵循年龄互补、经验互补、能力互补、特长互补的四大原则。比如这个班班主任特别好,很有经验,那么搭配的副手往往会是新老师;比如那个班也许班主任没有这个班班主任的能力那么突出,但是副手会配有经验的。
二十一世纪幼儿园园长朱敏介绍,幼儿园分班除了考虑年龄、性别比外,还会参考孩子的“家庭背景”。
“幼儿园会把孩子家长粗略分为学者型家长和非学者型家长两大类,把每一类家长的孩子分成一个班。”朱敏介绍,不同类型的家长配备不同的老师,比如,学者型家长班就配学术感更强些的老师。这样分配的原
因一是家长有相应的要求,二是同类的老师和家长之间比较容易沟通,有利于孩子成长。
小学
依据性别和面试情况
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刘世涛介绍,小学分班主要综合考虑男女比例、学生认知水平等情况。在小学入学登记时,学校就以通过和孩子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对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思维习惯等有一定大致的了解。然后,将他们平均地分配到各个班级。“分好班后,才会确定班主任。”刘世涛介绍,各班班主任的确定主要采取抓阄儿的方式,每个班随机编号,由班主任老师来抽签。
小学的班级师资都是以班主任为核心,各学科老师搭配辅助。刘世涛说,以往也曾出现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分班结果不理想,找学校调班的情况。为消除家长的顾虑,学校在配备班级师资时会考虑到新老搭配、性格搭配、专业能力搭配等因素。每个班级都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引领,实施集体备课、集体上课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此外,记者从部分热门小学了解到,由于共建生、条子生较多,而这些学生家长在教育方面也会有较多要求,一些学校在分班时会把这些学生集中分
到一个班,由带班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负责管理。
高中
依据特色平行分班
中考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道关,也是各高中分班的主要依据。
一位常年担任班主任的某示范高中老师介绍,目前大部分示范高中都设置实验班和普通班两类班型。如果只有一个实验班,基本就是根据学生中考成绩,由高往低录取,直到该班的名额录满为止。其余普通班,则根据中考成绩将学生进行排队,按照S形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按照班级数分配。“比如,高一有5个普通班,200名新生从第1名到第200名排队,第1-5名依次分到高一(1)班至高一(5)班,第6-10名会倒过来从高一(5)班依次分到高一(1)班,就这样循环进行,使得每个班学生的平均分几乎相同。”该老师介绍,按成绩这样分班后,还会考虑男女生比例。如果某个班的男女生比例悬殊,就在几个班之间调换考试成绩在一个水平线上的男女生。
如果学校的实验班数量达到两个以上,也会在满足考分的学生中按照平行分班的原则进行分配。等所有班级确定后,学校再组织教师进行抽签,最终公布各个班级成员和班主任的分班结果。
记者了解到,一些学校还会在开学前举行分班考试,综合中考成绩进行平行分班。除此之外,部分学校还有初升高衔接班、中考签约班,进入这些班级的学生在考前都与学校签订了一定协议,承诺中考达到多少分能进强化班或者实验班,对于能进入这类班级的学生,一般也能较早知道自己所处某类班级,但具体的分班结果仍需根据情况平行分配。
初中
依据分班摸底考试
大多数新生都是通过就近入学等方式进入初中,由于对学生各方面情况的不了解,不少学校在正式分班前都会进行一次分班摸底考试。
通州二中副校长刘克俭介绍,由于小学毕业生没有统一的成绩参考,大部分学校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提前摸底。分班考试内容以小学阶段的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为主。学校将根据考试结果为学生编班,每个班级平均分相当,各种层次学生都会有,避免了成绩优秀生或薄弱生扎堆的情况。此外,有的学校还会根据一些学校特色课程设置,在分班时侧重对语文、数学等考试成绩的考查,编排出语文、数学等实验班等。
刘校长表示,大部分学校的分班考试基本在放假初期就已进行完毕,实际留给学生做准备的时间并不多,考的内容以小学阶段知识为主。
按照规定,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设立快慢班以及各种实验班。对于这个硬规定,各个学校不敢明目张胆地违背,但多采取暗箱操作。有些学校在新生招生阶段,就已提前锁定一些优秀学生,并承诺他们进校后能分到学校的重点班,这类的班级并不会直接挂上“重点班”、“实验班”的名头,但在学校内部,他们的地位早已得到了师生的公认。此外,学校还会对进入这类班级的学生进行动态监测,
如果学习进度跟不上,还可以调出,进普通班。
■家长个例
寻门路送娃进“好班”
7月初,家住海淀的杨先生拿到儿子初中入学通知后,就开始四处打听学校的分班情况。通过熟人了解到,今年该校新接初一的有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可能会当实验班的班主任。这些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管理学生很有一套,带过的班级班风很好,颇受家长认可。杨先生希望把孩子送到这些老师的班里。
由于学校迟迟未公布分班结果,杨先生托关系找到学校的教务主任,为此准备了一份不菲的礼品。几经周折终于与教务主任见上了面,但该主任明确表示,对于分班,学校有严明的纪律,严禁任何人干涉分班。毕竟学校办学有自己的底线,一旦在分班问题上“开口子”,学校根本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分层教学。
杨先生“托关系进好班”的愿望破灭了,他有些不甘心,不过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据他介绍,周围类似他这样的家长也有不少,家长都希望能尽全力把孩子送进一个好班,自己没办成,可能还是关系不够硬,至于孩子进了好班后是不是适合他,杨先生坦言还真的没有过多考虑。
■专家观点
家长干预分班不利孩子发展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介绍,“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过多干预就会把好事变成了坏事。”温方说,孩子健康有三个标准: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良好的适应性行为。孩子能较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环境,这是健康的一个标准,家长的参与恰恰就破坏了这样的生存准则,孩子是什么样的水平就应该到什么样的环境里去生活,如果他的学智确实能到实验班,学校自然会安排他去,不用家长四处奔跑,托关系。
温方认为,即便是托了关系勉强把孩子送进了好班,如果周围的同学都比他学习能力强,他就成了班里的“压底货”,心理负担远比别的孩子要重。还有的家长,本着为孩子减压的目的,把原本已经分进了实验班的孩子,生生拉到了普通班,家长认为这是为了孩子的幸福,实际是给了孩子挫折。
温方建议,家长不要去过多参与孩子的分班结果,学会客观理性地看待孩子学业环境,家长过多主观意识掺杂进来对孩子发展不利,还是应当让老师和学校做决定,因为老师最清楚孩子的情况。家长应当教会孩子适应环境,而不是处处给孩子创造环境。家长帮不了孩子一辈子,如果一个人从小什么都是别人给安排好的,等他长大后也就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