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和中小学共同承载的历史使命。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世时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钱学森之问”。其实中学与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是一个过程中的两个密不可分的阶段,,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学和大学从各自承担的功能与职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原因,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社会的期待相比尚有很大差距。而当前,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中学与大学教育的脱节。一方面,现在的中学教育很少关注大学的需求,中学关注得较多的也许就是大学在国内、国际的位置及每年的录取分数线。而大学更关注的是中学每年能送多少尖子生过来。中学、大学的衔接互动基本只发生在高考录取环节,这样的联系既脆弱又畸形,就象一个人的腰部被一根腰带狠狠勒住,上半身与下半身好似分成了两段,通过狭小逼仄的腰部进行体内循环,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一个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基础教育,自己各方面的特长、潜能开始显现。中学教育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更要把合适的学生送入合适的大学去接受合适的教育。而南京大学作为全国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应该集中最优质、最有潜质的学生去培养未来各领域最杰出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效载体。一流大学应在突破高考瓶颈,与一流中学在课程设置、人才评价、招生深度等方面进行对接有更大的话语权,并进行更多实质性的尝试。而中学也要转变观念,克服功利,主动对接一流大学,充分利用大学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呵护好每一个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为高校输送更多优秀生源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