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小学开始统一报名。一名家长为孩子上名校,将其户籍挂在了附近的一所公厕。对此,有学校为甄别身份要求学生提供家里的水电费单(今日本报A15版)。
学区房很贵,结果出来个“学区厕”。这是择校现象的极端化表现。
见招化招就会产生博弈。为防止空挂和投机行为,许多学校和行政部门规定了严格的查对程序,在如此严格的程序下,“空挂户”往往是付出与回报难以成正比,这种尝试大多有难以如愿的危险。
尽管面临如此巨大的风险,但一些家长依然对此趋之若鹜,除了心存侥幸,更多属于一种无奈。就像一个快要渴死的人,不会拒绝明知有毒的水一样。况且这其间即便有一个“成功者”,也会产生百人跟风效应,至少在人心中有这样一种认识:谁知道下一个不是自己呢?
这种“明知不可为却只有为之”的无奈让人感叹。有书读是一回事,能读好书又是另外一回事。教育资源的优劣往往决定了人生的起点高低。
几年前,温总理提到了“穷人教育学”,他说:“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是穷人教育学。”“平等权利”应当有两个层次,一是人人有书读;二是人人能读好书。保证贫困家庭能够有书读是一个层次,而让贫困家庭能够享受同等的优质教育又是另一个层次。我们应当有比“人人有书读”更高层次的认识。
(四川 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