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一位初三女生,论文内容基于三年对几十名孕妇的临床观察,其父是某大医院研究生殖系统专家;另一位提交材料学论文的学生,其父是某大学高分子材料实验室负责人。拼爹太赤裸裸,成都教育局宣布取消赛事一等奖中考加15分的规例。
友情提示:在看下述信息之前,一定要肯定自我,以免心生自卑。
日前,有网友扒出了2012年第32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公示名单:在小学组,六年级学生写出了《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朗伊尔宾I号冰川不同海拔梯度环境对北极罂粟生长的影响》;在中学组,高一学生写了《北极苔原地区土壤、水体等自然生态条件对北极植被生长性状的影响》,高二学生写了《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Glypican-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高三学生写了《一种新堆型核电站辅机凝汽系统故障诊断的SDG建模方法初步研究》。你玩泥巴不亦乐乎,人家在凿北极冰川!你大搞题海战术的年纪,人家在科研前线冲锋陷阵!
有人辩解,北京学生出高精尖的项目不奇怪,因为北京有“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该计划选择一些中学生进入中科院各院所、北大和清华等高校的重点实验室,但只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科研活动”,“使他们接受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的熏陶,并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这有授权青少年在重点实验室独立实验的意思吗?
科研最核心的部分是提出实验思路和设计,即使攻读博士、有相当科研能力者,通常也不得不在导师的思路和设计下做验证的工作,这些利用业余时间搞科研的未成年人反而能操导师的权柄、独立主持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科研项目?
查历年来北京市科创大赛的规则,都有决赛展示和答辩的规则,是考虑了对项目的防伪辨伪,但对于有心作假、精心准备的参赛者而言,并非逾越不过的沟堑。2009年第25届成都市科创大赛也有类似的规定,但何尝挡得住拼爹者的决心?一位初三女生,写出了《子痫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内容基于三年对几十名孕妇的临床观察,其父即是某大医院研究生殖系统专家;另一位提交材料学论文的学生,其父即是某大学高分子材料实验室负责人。拼爹太赤裸裸,成都教育局宣布取消赛事一等奖中考加15分的规例。
是的,如果没有升学加分,中小学生会不会对各级科创大赛如此趋之如鹜?知识分子会不会如此脸都不要了,一门心思为子女拼爹?北京市2012年规定,获全国科创大赛一、二等奖的,高考加20分;获本市科创大赛一等奖的,高考加10分;获本市科创大赛奖励的,中考时各门课各加1分,小升初时也有优势。据统计,2012年参加北京市科创大赛的,有三十多万人,占全市中小学生的1/4强!
回看北京2011年高考,1.2万多名考生有各类加分,占总考生的16%!高考加分简直是破窗效应的翻版。自1978年全面恢复高考以来,有全国级的加分,随后出现了省市级的加分;有体育、艺术和科技等素质加分,随后重新有了身份加分;就素质加分而言,体育项目、艺术门类和科技竞赛的数量有递增的趋势。统一高考这扇光洁明亮的窗户,一块玻璃被打碎后无人重装,更多的玻璃次第被打碎。这些年,被发现造假谋取加分的如过江之鲫,如贵州2011年批量制造了105名射击类“国家二级运动员”。
如何应对?一种是继续做加法,设计更周全的制度来堵漏洞,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场攻防战将无有宁日,制度会越来越复杂,交易费用会越来越高。另一种是做减法,回到简单、交易费用低因而更有效率、更公正的制度。
这意味着修复窗户,恢复全国统一高考的完整性、严肃性和公正性。考试制度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欧美文官制度即是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在美国也有统一高考SAT,即使要照顾某些群体,也没有在考分上加分的,因为SAT是对学生学术素质的鉴定,不容注水。高考可学SAT,学生可考多次取最高分,避免一考定终身。
是的,只有考分面前人人平等,无权无势的寒门子弟才有更多进身的机会,否则哪能玩得起拼爹的?也只有取消了加分,投机者、作假者才会失去鱼目混珠的动机,真正有志于体育、艺术和科研的人才会沉淀下来,素质教育才会有足赤的成色;猖獗的奥数培训等加分相关产业才会成为无本之木而萎谢。与加分相关的所有花费都是额外的交易费用,完全可以省下来。
只有把高考制度捋顺了,等而下之的中考和小升初才能理出头绪。高考制度本是中国目前最公正的制度,为了孩子,为了中国的未来,我们何妨使其更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