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5月9日消息:一个双休日要参加三四场学科竞赛,四五年级的小学生手握二三十张证书……如今,双休日参加竞赛,已成小学生乃至幼儿园小朋友的生活常态,如何才能遏制低龄儿童的竞赛考级热?日前,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等13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制订法规,规范社会力量办学,遏制低龄儿童各种比赛考级》的议案。
考级机构10万元即可注册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调研认为,尽管市教委曾发布过有关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把各种学科竞赛成绩和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的规定,但招生与学科竞赛成绩、证书挂钩现象依旧。
目前,由上海市教委审批的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项目仅有26项,且都是艺术、体育类的。但社会上相关的竞赛和考证涉及语、数、外科目的超过50种。组织这些竞赛和考级的机构,只需花费10万元即可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
市场乱象丛生费用奇高
市人大代表、上海国际集团的刘樱也对竞赛培训市场调查发现,培训行业“大市场、小作坊,乱象丛生、误人子弟”。培训业已拥有数十万家培训机构,少儿教育、英语、IT已成为培训产业三大支柱。而针对中小学生的课外竞赛培训费都非常高,一对一的每小时300元,一对三的每小时150元,人均年培训支出高达两三万。很多培训机构还采取“先付款,后培训”和“一次性付款”等培训模式。
当前,各种竞赛考级越来越走向低龄化,人大代表们疾呼: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倾向,这样的低龄化会让家庭教育负担更加沉重,使教育秩序更加畸形。
立法规范少儿培训市场
据介绍,课外竞赛培训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许多国家在各自的发展阶段也都存在过。但现今的大多数发达国家,对低龄儿童(小学阶段和学龄前)的学科类补习都有严格限制。
倪闽景等代表认为,当前要遏制面对低龄化儿童的各种竞赛考级,市人大常委会应专门立法或者修改青少年保护条例,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应明确规定:面向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孩子的各类培训,统一归口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一律不准开展针对低龄儿童的学科类竞赛和考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严格禁止把竞赛成绩和考级证书作为录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