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让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个人在接收教育之后,应该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其存在是出自于自我的需要,而不是别人的要求。他能够意识到一个更美好的自己的存在,并且愿意为之而努力。
完整的教育体系应该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这其中,我们最早接触的是家庭教育,最多接触的是学校教育,伴随一生的是社会教育,常被忽略的是自我教育。而从教育的内容上来看,知识的传授只是最低层次的教育。但可悲的是,这却是我们几乎唯一重视的东西。《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没说大学之道在找个好工作。“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格物也不过是最低层次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知识传授的重要性,但知识只是我们成长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将教育的目的仅仅理解为获得大量知识、高考考个好成绩、大学毕业有个好工作,那么很显然就本末倒置了。
因此,学校教育,在传递知识的时候,应该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以传递知识为手段,带领学生去发现自然界中的美,感受人性中的美与丑,发掘自己身上存在的潜力,努力让学生去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成长为能够为自己负责的独立个体。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独立的人。
中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并挖掘学生的特长和潜力。首先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其次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由于学校往往以升学率作为教育成功的标志,导致在学校教育中过多的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其它很多东西的培养,学生只是单纯的高考机器,只是学校用来堆砌升学率的一块砖头。而且,为了尽可能让学生把时间花在学习上,有的学校竟然每天能达到14个到16个小时。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在榨取学生,跟工业革命开始时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没什么两样。而且,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即便是进入了高等学府,会发现除了答卷子拿高分,其他的能力都很缺失。应试教育往往给学生太大的压力,灌输了太多对将来用处不大的知识,磨去了学生最真实的自我个性。这样的学生上了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就会失去方向,没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在中学阶段的过量学习,耗尽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力气,大学阶段会出现叛逆和厌学情绪,也失去了创造性。中学教育应该努力的去让学生开拓自己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而这一点,恰恰是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中很重要的部分。
很多学生到了大学阶段往往都会变得比较迷茫,生活没有目标,浑浑噩噩。这是因为在中学教育中缺失了很大的一个环节,就是人生教育。当然,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没有谁可以教育别人的人生。但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由自己仔细、慎重的思考过。现在的中学教育中没有给大家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自己选择的路走起来才特别得劲。一个人应该学会选择并且能够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教育在中学教育中是缺失的。因为选择的结果总是不同的,而中学教育的目标却几乎只有同一个。这就是矛盾的根源。
大学阶段应该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大学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和氛围,尽可能的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自己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同学,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一技之长。大学阶段很多老师自己搞研究很在行,但没有接受过上课技巧的训练,传授知识的方法不得当,上课质量不高,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很多课程的考试也还是靠死记硬背来应付。大学教育应该更多的是传授方法和技能,点拨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注重让学生在实践学习,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不断自我完善,这样学到的东西更扎实更实用。
目前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脱节的现象十分普遍。上大学以前根本不知道大学教育是什么样,更不了解哪些领域是自己感兴趣的和擅长的。上了大学发现中学里学的东西很多都没有用。大学教育应该向中学渗透,让中学生了解大学里的专业,大学的环境,尽早的确立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