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流行语句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毁掉一本好书的方法,就是把它当作教科书;毁掉一项兴趣的方法,就是把它当作专业。这样看似幽默的调侃将我们的视线再次聚集到了一个热度持续不减的话题上——教育。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回答这样的问题还需要从我们目前的教育模式说起。在以应试为阶段性目的硬性要求下,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并监督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小升初考试到中考,再到高考和各类等级考试,作为学生的我们更习惯于把考试的成绩作为奋斗的目标,并倾向于被动地接收信息以高效地完成复习、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这样类似于流水线统一化标准生产出来的学生们普遍丧失了在青少年阶段对于个性的培养和对于兴趣爱好的自我思考。
而正是由于以上两方面的缺失,直接影响到了大多数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后到继续进行高等教育这一过渡阶段的判断抉择及从大学毕业后即将走入社会时的人生规划。而正是这样一个在主观意识上没有形成成熟且深入思考的群体,往往更容易为舆论、传统的观念、媒体等一系列庞杂的信息影响,从而难以做到真正找寻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并只能在外界环境的驱使下被动做出选择。一些学校更是将素质教育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对立起来,不仅不能达到通过提高学生素质来辅助知识学习的目的,更是使一些学生在教育阶段初期便产生了轻视素质教育的错误观念。
针对以上教育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的教育应当具有以下的特质:
1.在中学阶段:肯定学习基础知识的必要性,但能够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力。这里的选择不应是一句空话,而是在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中“唯分数是从”等一系列观念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拓展自己兴趣爱好的机会,具体可以包括选修课程的选择自由度、课外社团等活动的参与机会等。作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的重要阶段,老师应当更为积极地启发学生思考并发现自己的兴趣,而非一味地将需要掌握的知识填塞给学生。
2.大学,相对于中学教育,知识的深度有所提高,同时要求学生的自我规划、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学校具体地提供各种专业的相关介绍及人才需求信息对于初到大学的新生是十分必要的。而此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也十分重要,特别是学生的适应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这是对于将来工作,乃至整个人生道路的关键。
3.打破传统观念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束缚,这可能不仅仅需要学校等教育机构的努力,更需要社会舆论观念的转变。摆脱对一些专业、职业的偏见性,真正建立各领域的平等价值观,对于学生确立准确地兴趣爱好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4.至于大学教育,特别是研究性大学,成功培养人才的方法首先要从培养对象的选拔着手。拥有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且对此领域有兴趣的学生是大学教育成功的前提,也是大学存在的意义——为真正需要相关知识的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
总之,教育应当转变其填压式的知识传授方式为培养学生自我寻求知识热情的方式,将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渴望知识学习的动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