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也有颜色?对,在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老师们的眼里,课堂是五颜六色的,但惟有一种颜色不该出现,那就是“灰色”。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新的教育理念促动教师去反思、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在新理念的掩盖下,课堂上却出现了新的“教条”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老师不讲,让学生多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就要安排小组讨论;课要上得生动,就必须用上多媒体……但很多时候,老师关注的仍是教学任务有没有按部就班完成,而不是学生是否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发展。闸北第三中心小学一场“寻找课堂中的灰色”活动,让老师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中的这些隐性问题。
隐性问题引发学习“亚健康”
“寻找灰色”缘自一次教学观摩课。课堂上,有个学生回答问题,与老师准备的标准答案有距离。执教老师略微愣了一下,马上恢复状态,从容不迫地开始挖掘学生见解中与标准答案有关联的“合理”因素。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教学很快又驶上了预设的轨道。
老师随机应变,几乎不露痕迹地把不利局面扭转了过来,这堂课可以说是完美结束,但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特级校长孙琳却看出了其中存在的隐性问题。“明明是把自己的看法强加到学生头上,还微笑着问学生:‘你是这个意思吧?’这样‘老练’和‘高明’的老师不在少数,无论学生生出多少意外,他们都能以其‘教育机智’化险为夷,保证教学任务按预设轨道顺利完成。但这样的教学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孙琳直言,这些被大家长期视为正确的、甚至习以为常的做法,就像一把软刀子,消磨着儿童创造的欲望,侵蚀着儿童思维的品质,进而消减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引发学习“亚健康”。
孙琳认为,课堂中类似的隐性问题不少,正因为“见多不怪”,常使老师们不经意地忽视它,从而使课堂蒙上了一层灰色。于是,一场“寻找课堂中的灰色”活动在全校教师中展开。
正视“灰色”反思教学
当学校提醒教师去注意课堂中的“灰色”问题时,一些教师却不以为然,认为只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同,课堂教学也一定会精彩纷呈。有不少教师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说:“我眼睛不好,是色盲,看不出什么灰色。”
为了帮助教师正视“灰色”的存在,学校采用迂回战术,让教师先从寻找别人课堂的“灰色”入手。老师们带着“放大镜”相互听课,在教研活动中共同讨论,找出问题后,再各自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不足。渐渐地,老师们意识到了自己课堂上灰色的存在。
语文教师张剑萍在听课时发现,有的老师设计“自读自悟”环节,整堂课让学生讨论交流,课堂气氛活跃,但教学目标的落实却打了不小的折扣。回到自己的课堂,她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自己越来越怕讲,有时索性不讲,生怕自己讲得太多,让人觉得观念陈旧。“新课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尽量让学生多讲。但在实际操作时具体怎么把握却是个问题。一些老师一提到‘讲’,就认为是‘满堂灌’、‘填鸭式’。”张剑萍说。她在和教研组老师的讨论中逐渐形成了共识新课程并不排斥教师讲,问题的关键是怎么讲,要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认真研究讲的内容,正确把握讲的时机。“学生各抒己见时,教师加上恰当的评点,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寻找灰色的过程中,张老师对新课程有了新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已是相当普遍,不少老师把它看作是课堂教学的“现代化”,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却被视为“老土”,而被弃之不用了。金琳老师上语文课,教学“潇”字,考虑到这个字比较难写,她特地设计了多媒体课件,用动画向学生展示“春雨潇潇”的迷人场景。“小朋友,你们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发言踊跃,有的说看到了雨水下个不停,有的说看到了小草从泥土里探出了头,学生的注意力被自然而然地引到了组成“潇”字的三点水和草字头。形象的演示加上学生的积极参与,金老师觉得学生对这个字一定印象深刻,掌握牢固了。但第二天的作业反馈却出乎她的意料,全班竟有60%的学生把“潇”字写错了,都把左右结构写成了上下结构。“形象直观的媒体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字的记忆,但我却忽视了对字的间架结构的示范。”金琳不由得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如果在多媒体演示的同时,我在黑板上示范一下‘潇’字的写法,情况就会好很多。”
课堂是传授、探究知识的场所
越来越多的“灰色”被老师们找了出来:老师对任何学生的任何发言都进行表扬,廉价表扬让学生对表扬上瘾,脆弱得经不起一点点批评;小组学习只是一个形式,不仅时间得不到保证,而且发言学生仍是老师指定的几个优秀生;学生对课文已经了解熟悉,但为配合老师“质疑问难”的教学思路,却硬生生被拉回来“懂装不懂”……
课堂上有的问题比较显性,比如教师过程指导过细、讲评追求完美、对纪律绝对控制、要求结果整齐划一等,对这些陈旧的课堂教学问题,很多老师已有所认识。但还有不少问题却是对“新课程”的误解误用,不易被教师及时发现,如多媒体使用不当、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等。“对于‘灰色’的寻找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于新课程理念的厘清过程,是一个重新认识课堂的过程。”孙琳说,“课堂应该是充满阳光的,它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更应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应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行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