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国际上通常的说法,高中可以分为普通或学术型高中、职业和技术型高中、综合高中。就普通或学术高中而言,应该主动与大学的衔接,努力成为大学预备式的学校;而一流的大学,应该积极关心、支持、帮助学术型高中,把办好这类高中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达到双赢的目的。
一、课程对接
当前的中学与大学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上存在着不对应、不对等甚至脱节的情况。我以为关键是大学的课程实施要重心下移,不仅是要重视本科教育,而且要特别重视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和人文课程的设置,因为没有基础就没有特长,没有人文也不可能出人才;而中学则要进一步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即使是必修课程,也要按照学生不同的水平分出不同的层次,尤其要重视创新项目、学生社团、研究性学习、自主实验等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而基础条件较好的大学也可以到中学开设先修课程,举办特色课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等。
二、资源分享
对于一些优质中学而言,目前较为迫切的需求是与一流大学的联姻,尤其是享受到大学的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我觉得以下几方面资源可以与中学分享:一是教师资源,可以派教师到中学做讲座、当顾问,甚至建立教授工作站;二是开放实验室,让部分中学生到大学实验室做实验;三是提供科研项目,与中学的研究性学习对接,使中学生的研究能够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培养他们的研究习惯和创新意识;四是在大学建立中学的实践基地,让中学生能够有机会到大学进行短期修学,从而真正在机制建设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三、招生突围
必须真正构建起一条切实可行的特殊人才“绿色通道”,让部分学生不再受到高考的限制而进入适合自己的高校学习发展。“客观上,孩子的智能结构是有差异的,只有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最公平的教育。”
所以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土壤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在招生制度上的突破来保障,尝试给自主招生以更大的独立空间,建立起高校和中学联合培养个性化人才、经过科学选拔直接进入相应高校、专业就读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