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关于上海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与语文教师学科德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出炉,该课题由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主持,上海市第三期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全员参与实施,调查显示,演艺明星成为青少年道德榜样的第一选择,学生最不愿做的是工人农民等普通劳动者。于漪呼吁,为了学生长远的发展,校长要敢于牺牲一些短期利益,要从社会现象里找到积极因素培养学生,教会学生做人。
学生最不愿做工人、农民
课题组对上海14个区的300名语文教师和50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中小学语文教师道德认识与学科教育现状等信息。在职业观上,青少年把收入丰厚和地位尊贵作为择业的重要标准,却看不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普通劳动者。选率最高的前三项为:教师(19.4%)、其他(19.4%)、自由职业者(18.6%),选率最低的最后三项依次为:工人 (0.6%)、农民(1.8%)。课题组分析,选择“自由职业者”的接近20%,这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职业观更加多元化,追求个人理想的实现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个人理想至上呈现上升的趋势。
今年读高一的小吴的职业理想是医生或审计师,“我们班级前几天还做了一次职业规划的调查,全班32位同学,有20个人未来想当医生,医生收入不低,且社会地位高,受到青睐。 ”小吴说,对于城市孩子来说,他们确实对做工人、农民不感兴趣,工作辛苦不说,钱又少,职业地位也不高。“如果要当工人,直接读中专好了,何必浪费十年时间寒窗苦读呢?”除了不愿当工人外,小吴对农民的印象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整天在农田里耕种干农活的枯燥生活。
采访中,不少学生持有不同的看法,高三学生陈认为,不愿做工人、农民并不是对他们有歧视,而是对这些行业不了解。比如说农民,小陈的家在金山,现在的农村已与过去不能同日而语,以前的农民靠天吃饭,靠力气种田种菜。现代农民靠机械化种田,靠技术吃饭,搞温室大棚室内种菜等。小陈家的附近就有一块现代农业园区,不少读生物技术的大学生选择在那里就业。 “这些大学生天天与农田打交道,用学习的技术来发展现代农业,属于现代农民的一员,他们都发展得非常好。 ”小陈说。
1/4学生认为读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
调查还显示,对于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选率最高的前三位依次是健康、家庭和友谊,这似乎表明青少年重视亲情、也关注友谊,需要心理安全感、情感需求较强烈。
对于读书观,选择“将来找个好工作”和“将来赚大钱,让父母不再辛苦”各占25.25%和20.24%。课题组分析,这似乎与家庭教育有关,基于生存压力的大多数家庭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的是务实的价值观。同时,不少家长对于子女的娇生惯养、群力包办,导致青少年自私利己、不善合作、心理不成熟以及社会责任感缺失。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学习中较关注知识的功利价值,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能“找个好工作”。
在这点上,高一学生小乐也有同感,父母一直在耳边唠叨,如果考不上大学你就没希望了。 “现在读书都变成考大学、找工作的工具,我们不是为了兴趣、充实自己而读书,这挺悲哀的。”小乐说,自己对文字工作很感兴趣,未来的理想是想做编剧,平时喜欢读杂书,可父母一看见自己读课外书,就开始唠叨读这些没用之类的,让他专心做功课。
对于成功观,选择 “家庭美满”“做个自信的人”和 “事业或学业成功”占选率前三,选择“有钱”和“拥有较大权力”各占6%与5%,反映出部分学生中存在拜金主义、权力至上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利益观念得以强化,追求最大化的利益成为经济活动的动因,这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功观。
两成学生对违纪存在侥幸心理
学生对“诚信守法”所持的态度怎样?调查显示,对于“违纪”,20.68%的学生存侥幸心理,18.84%的学生认为违反学校纪律好玩,9.24%的学生认为违纪无所谓。课题组分析,这反映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仅停留在道德认知上,而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存在着严重的知行分离现象。也不难看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停留在他律阶段,还没有进一步内化为自律意识。
本研究还对27项常规行为规范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做得最好的规范是: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及时表达谢意与歉意,与人约定见面通常准时赴约,耐心听别人讲话,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在车上、图书馆、电影院等场合大声说话。相比而言,做得一般的规范是: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等家人一起进餐,坚持把要扔的杂物扔到垃圾桶去,进出家门主动向父母问好,上下楼梯靠右行,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排在最后三位、做得较差的规范是:天天锻炼身体,不偏食,不为自己犯的错误找借口。
不难看出,一般学校抓得紧的道德规范,学生耳濡目染,遵守得较好。而涉及自理等个人习惯的,如“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等家人一起用餐”,以及涉及个人化的更高道德标准的,如“不为自己犯的错误找借口”等,学生做得一般甚至很差。
演艺明星成学生推崇的道德榜样
本次调查还对青少年的道德倾向进行了研究,道德倾向主要从喜欢的偶像、喜欢的榜样等维度考查学生的倾向性认识。结果显示,按照选率高低排序依次为演艺人物 (48.7%)、政界人物(9.8%)、体坛人物(7.7%),仅有1.2%的学生选择道德楷模,凸显出娱乐文化的盛行,这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中崇拜政治领导人物,七十年代推崇道德楷模的风尚大相径庭。在偶像选择上演艺人物比例居高,这是时代特点。
昨天,记者对十余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并没有明确的偶像,选演艺明星也不过是比较熟悉而已。“前不久,老师让我们写了一篇作文叫《我的偶像我做主》,结果发现,全班大概有明确偶像的只有7人。”高一学生小吴告诉记者,他自己没有偶像,于是绞尽脑汁拉了一个演艺明星凑数,只因为对这个人比较了解,写作文好凑字数。七年级学生小包也有同感,很多人选演艺明星可能只是因为他们长得好看,唱歌好听而已。
对于道德楷模,采访中,大多数学生几乎说不出他们的名字。 “道德楷模的形象过于高大全,似乎离我们挺遥远的。”小吴的说法很具代表性,再加上,学生认为,如今一些“高大全”人物本身是存有疑点的,“我们表面上看到、听到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存有疑点,确实不太相信。 ”
半数学生认为见死不救是害怕被讹
调查还对学生的道德判断进行了分析,比如,对“小悦悦事件”的讨论反映出中小学生的主流道德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反映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包括受社会上种种欺诈事件的影响,学生的自身保护意识增强,造成部分学生“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态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对于个体利益的看重。
在问到“对小悦悦事件,如果你是路过者,你会怎么做”时,选择“直接向110、120或警察等求助”的占52.4%,选择“主动求助”的占34.1%,选择“先作证再带他呼救”的占5.3%。排在后三位的是视而不见 (4.1%),其他(3.7%),已经死掉、无需救助(0.4%)。对于路人和司机见死不救的原因,55%的学生选择 “害怕被讹上是自己造成的”,24%的学生选择 “我没有任何义务去救一个我不认识的人”。
问卷还设计了情境题,分别了解了不同学段学生在道德两难情境中的道德判断能力,高中生的选择不尽如人意。选择“小部分人愿意帮助转来的同学提高成绩”的占59.19%,这或许表明,在应试教育环境下,竞争意识的强烈导致学生对于分数名次的介意和看重,不希望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
【分析】
多元背景造成学生价值选择的矛盾
课题组分析,在社会转型期间,多元价值的混乱、矛盾与冲突在深层次上影响着中小学生个体人格价值的合理构建。中小学生的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方式都处在未定型阶段,传统的与现代的、理想的与现实的价值观几乎同时对他们产生影响。在学校教育中,他们接受的是一套传统的“道义”教化方式;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又不得不面对大量的、活生生的、世俗化的价值选择,造成了中小学生在价值选择上的矛盾、对立和冲突。
虽然德育越来越受关注,但具体落实过程中有着太多的条件限制,有时甚至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反作用力。现实中的确存在好心遭遇恶报、助人为乐反被诬陷讹诈等现象,这也为教育敲响了警钟,应该教育学生,对于那些不道德的冷漠行径,要借助正义的力量,去谴责批判。 另外,老师也应与时俱进,了解学生喜欢的偶像,发现亮点,从中提炼出教育学生的有利因素。“我们不能一刀切地要求中小学生放弃对偶像的崇拜、模仿和追捧,可以发掘学生身边正面的、向上的榜样典型,通过不断宣传展示,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
【观点】
于漪:学校应教会学生做人
此次调查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 “价值多元背景下语文学科德育建设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谈及此次调查的价值和意义时,于漪老师表示,开展此次调研主要是希望增强学科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老师对学生道德认知的了解还处于若明若暗的状态,他们到底在想什么,追求什么,特别是价值多元的今天,各种思潮对学生的影响又是怎样的,老师事实上也并不是很清楚。”于老师说,这样也导致了我们老师讲了很多道理,但就是在学生身上不起作用。要搭准学生的脉,才能因势利导。
在于老师看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教育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学校教育中“育分”比“育人”重要,社会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与学校教育不能完全对接,相对于学校比较空洞、概念化教育,社会和媒体的感染是带有声光色的教育,孩子更容易接受。而家庭教育中“望子成龙”,对孩子过分溺爱,这种种矛盾冲突,导致学生往往在茫然中发生知行分离的状况。
“如今,金钱至上、虚假成风、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等道德价值观,对孩子心灵造成了污染。 ”于漪老师认为,学生的问题反映了大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某些问题,调查中的一些结果给人警示,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对于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热切关注,我们究竟该如何教育孩子,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家长和社会都应该做一个很好的反思。在于老师看来,对于学校而言,当今应试教育压力依然存在,校长要敢于突破,为了学生长远的发展敢于牺牲一些短期利益。要从社会现象里找到积极因素培养学生,教会他们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