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是全市规定的民办初中面谈时间。上海热门的民办初中招生三四百人,报名人数却达三四千。家长“挤破头”想进去,是因为热门的民办初中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可以考进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了敲开这些名校的大门,家长逼着孩子参加各类竞赛,拿各类证书。
之前,市教委规定,各类学校报名时一律拒收学生的奥数等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只能面谈。但这一规定依然无法禁止小升初考证的疯狂,因为学校报名时候不收,面谈时可以看;规定不能笔试,面谈可以照样谈奥数。
家长:考证“牛娃”学校要抢
张女士的儿子是周围家长眼中的“牛娃”。今年面临小升初的他,手握“中环杯”、“小机灵杯”、“春蕾杯”等多张过硬的数学竞赛证书。张女士透露,今年她为儿子锁定的目标就是徐汇区的华育中学、西南位育中学等名校。
在张女士和很多小升初家长的眼中,考尽可能多的竞赛证书是进入热门民办初中的关键。“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些名校在招生时除了看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看学生手里有没有含金量高的竞赛获奖证书。”不止一位家长反映,学校看申请材料,一般都是直奔“主题”,看学生手上有哪些得奖证书,像“中环杯”、“希望杯”等数学竞赛证书往往更能引起学校的兴趣。
有业内人士曾透露,一些民办初中为抢生源,会提前收集一些数学竞赛,特别是与奥数相关比赛的获奖名单,尽早把名单上的学生预订下来。“那些数学竞赛证书拿得多的孩子,学校基本都会抢。”
民办初中缘何热衷看证书?校长们也有无奈。一位民办初中校长说,民办初中可以自主选拔招生,但选拔没有统一的考试,学校又不能自行组织入学测试,于是证书成了最主要的依据。
学校:证书繁多含金量下降
上海在1997年取消了小学升学考试,目的是为了把孩子从繁重的课业压力中解放出来。然而,本市现行的入学政策是“公办学校就近入学,择校找民办”,民办学校挑选学生的很大依据就是证书。于是,社会上各种名目繁多的证书应运而生。难怪不少教育人士感叹,升学统一考试取消了,学生负担却没有减下来,相反,证书开始“主宰”小升初。
“每年招生的时候,就会收到很多家长送来的入学材料,材料越做越精美,跟时尚杂志那么厚。”本市东北片某热门民办初中校长说,这些材料不乏各种竞赛证书,有厉害的“牛娃”手里的竞赛证书多达十几、二十张。这位校长说,证书不见得越多越好,但不准入学考试以后,那些过硬的证书的确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水平。“毕竟,学校也希望招到好的生源,因为这和学校的()成绩好坏直接挂钩。”
但是名目繁多的证书,给孩子造成很大负担的同时,也让初中校长看花了眼。一些初中校长表示,商业利益驱动下,不少校外培训机构推出了各种考证项目,可供参考的价值越来越小。“听说现在‘希望杯’证书的含金量已经降低,因为市场上都可以买到了。”一些民办初中为了确认各类证书的有效性,都会在面谈时候当场验证。
渐变:证书不是惟一参考
在证书泛滥以后,最近市教委规定,各类学校报名时一律拒收学生所提供的奥数成绩、各类竞赛获奖证书等材料,只能通过面谈选择学生。但是只要不动笔,学校面谈照样可以谈奥数。一名今年去热门民办初中面谈的学生表示:“面谈英语部分主要是英语跟读,还有现场听一篇英语短文,做阅读理解;数学都是奥数题,很多都不会。”而另一名去参与面谈的学生说,数学题目还都是奥数题,因为没有纸,他只能在课桌上打草稿。
据教育部门的统计,每年自主择校进入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只占全部学生的一成左右。以上海一年有80000名学生小升初,也就只有8000名学生可以进入民办初中,多数学生还是要进入对口的公办学校。“进入公办初中的学生,一样可以成才。而许多民办初中也已经开始采用趣味游戏等形式多样的方式,考察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看竞赛证书。”民办进华中学校长陈国强表示,学校最看重的还是学生是否全面发展,所拥有的特长是否与学校的特色相符合,证书多不见得就是好的。
民办新华初级中学陆继椿老师认为:“学校挑选学生,还是要看他的思路是否清晰,说话是否有条理,行为举止是否得体,光有成绩是不够的,所以父母应将更多的重心放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上,而不是学科学习上。”
小学生热门考证一览
●语文类
“沪港杯”写作小能手现场作文邀请赛、全国中小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七彩杯”现场作文比赛、上海市小学生现场作文比赛
●数学类
中环杯、走美杯、希望杯、小机灵杯、春蕾杯(包含语、数、外)、数学大王、“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新加坡-亚太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邀请赛、全国小学生数学能力竞赛
●英语类
通用()星级考、剑桥少儿英语、“通讯杯”中小学生英语听力竞赛、小学生科普英语竞赛、上海市中小学生“小科学家”创想英语擂台活动、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
●钢琴
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
●科技类
头脑奥林匹克、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