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女士的儿子小俊12岁了,下月开学就要读小学六年级了,一年后将入读中学。在33岁的古女士看来,小俊算是听话懂事的孩子了,但她认为小俊生长在城市里,条件优越,也有一些须改进的地方。
儿子给长辈都买了礼物因此,古女士与丈夫李先生商量,想将小俊送到条件艰苦一点的农村去体验生活。
想给儿子找个艰苦农家去体验生活的古女士,一家住在联芳园六期。小俊就读的名校联合外语小学,离家不远。不过,在大渡口绿云石都经营石材的李先生和古女士夫妇,平日工作繁忙,只能安排小俊住读,每周五接回家,每周日送返学校。
学校老师和邻居都称赞小俊懂礼貌。小俊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还有节约用钱的好习惯,古女士也始终坚持把身心健康教育放在孩子教育的第一位。
儿子给长辈都买了礼物
古女士家客厅茶几上,放着一个蓝紫色手镯,这是小俊上月下旬参加学生夏令营,从北京带回来给妈妈的礼物。“他还给爸爸、爷爷、奶奶等长辈,都特别准备了小礼物,还没来得及一一送去。”古女士说,“其实最打动我的,还是儿子逢年过节或者我生日那天,他都特意准备礼物。”
古女士说着,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件件礼物:“你看,这是今年5月12日星期六我生日那天,他送给我的一个变色戒指。东西并不值钱,但儿子的心意可贵,而且送礼的方式也实在出人意料。”
寻宝送礼的方式很潮
原来,在5月6日周日返校前,小俊给正在做饭的妈妈递上一封折成元宝状的信,粉色的封面上写着:“下周六打开,寻宝。”
古女士忍不住偷偷拆开,见里面还写有寻宝提示:“旁·镜子·柜·最上·盒·卡”,同时提示“切记下周六再寻找,我祝你寻宝成功”。
5月12日傍晚回家,古女士想起了儿子的“寻宝”约定。花了10多分钟,将提示所涉及的箱子柜子翻了个遍,最终发现了这个藏着变色戒指的包装盒。盒旁还有一张小俊自制的名片大小的卡片,卡片一面画着代表一家三口的3颗桃心,下面写着“相亲相爱!!!”,另一面则写着“亲爱的妈妈:祝5·12生日快乐!这是我送你的变色戒指。虽不贵,但也是我的心意。———爱你的俊儿。”古女士这才想起当天是自己的生日,不禁眼眶泛红。
小俊自制了众多贺卡,还有一张红色的,是去年圣诞节送给爸爸妈妈的。贺卡正面是简笔画三个人头像,下面写着“一家人”,背面画着一些桃心,写着“爸爸越来越帅气,妈妈越变越年轻!”;内页中还有祝语“祝你们百年好合!永远不吵架!我们永远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喝矿泉水是为了节约钱
小俊很节约,外出口渴了总是喝便宜的矿泉水,而不选择有颜色、口感好的饮料。儿子老是说“矿泉水更解渴”,但古女士知道,小俊是为了每次节约两三元钱。
每周星期五放学,小俊会与同学结伴步行回家。同伴大多数一边走,一边将沿街的串串菜或烧烤摊吃个遍。身上揣着钱的小俊却很有自制力,从不像同学那样一路走一路吃。
由于父母工作忙,无暇顾家,小俊经常当起小主人,家里的剪刀、洗涤剂、牙膏等等,他都顺便买回来。8月1日晚上,游完泳回家的小俊想起家里的热水器电池用完了电,买回两节电池。
昨天上午,小俊在父母的卧室里玩电脑,他双眼已有600度近视,眼镜镜片厚厚的。他坐在电脑前玩2D版网游,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 “其实我很理解孩子,放假在家无聊,借助游戏打发时间,我只能提醒他自己有所节制。”古女士说,这是城市生活给孩子教育带来的一些困扰。
近两日连续发生的两件事,让古女士和丈夫李先生决定,要让小俊到农村去体验一下生活。
嫌汤圆不甜竟然不吃
8月1日晚上,家中保姆没在,没人做晚饭,古女士和丈夫回家就带小俊去吃火锅。平时不怎么吃辣的小俊,当时就不怎么开心。
但她认为,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重庆人,或多或少要学着吃点辣的。“如果这点都做不到,那么今后人生中遇到更多无奈、现实和挫折,又如何面对呢?”然而无论古女士如何劝说,儿子都听不进去,直到昨天还闷闷不乐。
昨天生意不忙,古女士专门留在家陪儿子,一大早为儿子煮了一碗小汤圆加一个煮鸡蛋。谁知儿子嫌小汤圆没有包心汤圆那么甜,一口也没吃,一碗汤圆没动一下,让古女士心里很不是滋味。
送奶奶家又怕被宠坏
古女士的老家在四川邻水,丈夫李先生的老家在巴南麻柳,两人都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吃上一碗面条、一顿油炒饭就很知足了。“现在让他吃火锅、吃小汤圆,他还这么挑三拣四的。”古女士感叹,“儿子这一代人每天坐在家里吹空调玩电脑,实在缺乏对艰苦生活的体验啊。”
古女士也想过,将小俊送到麻柳他奶奶家,那里是农村,条件也算艰苦。但以往每次一家三口回麻柳看望长辈,小俊都会受到长辈们的宠爱。上个月小俊的祖父办寿宴,小俊回到老家后,无聊时跑到相邻的五姑婆家中玩起了电脑。古女士出面阻止,五姑婆还帮小俊打圆场。
古女士担心,如果真将孩子送到奶奶家,不但起不到体验农村生活的作用,反而会让小俊有到农家乐度假的感觉。“最后才想到,可以通过晨报的帮助,找到合适的农村家庭。”
古女士希望,要送孩子去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困难,主人30—40岁之间,有个10至15岁的子女,小俊到这样的家庭去生活一段时间。
会帮扶结对的农家
不过,昨天仍有些赌气的小俊并没表明想去农村体验生活的态度。一向尊重儿子意愿的古女士,这两天还会与丈夫一起,继续做儿子的思想工作。
“他马上就要升入六年级了,我想让他明白,这样的生活体验对他有好处,而且这样的体验越早越好。”古女士表示,即使最终小俊实在不愿意去,他们也将与被选中的农村家庭结成“一帮一”对子,今后长年给这户家庭的子女提供一些帮助,让孩子间接了解农村生活,也算是借机对农村家庭尽一份绵薄之力。(文/重庆晨报记者 卢雨 实习生 卢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