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认识和思考中国教育,应当了解中国中学生在国际上的定位。她有哪些特征?
我的经历比较复杂:我是66届高中生,当了五年中学语文教师,恢复高考后又是77级学生,读了四年书。大学毕业后,先后辗转七个岗位:十年机关干部(上海市教育局办公室,市教育局调研室,市政府教卫办政策研究室);十年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上海教科院高教所,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十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
这份经历,加上我先后访问和考察了几十个国家的教育,差不多跑遍了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各地的山山水水。使我能立体地认识国际和国内教育。
我接触了许多研究中国问题的教育专家,也参加了许多国际会议。在国际上,大家对中国中学生的定位是:“一个长处”,“三个不足”。
其长处是:中国中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得很扎实。许多教师和家长发现这样的一个事实:许多中国学生在国内学习非常一般,毫不起眼,但他(她)只要把外语学好了,他(她)跑到世界上任何国家,“打遍天下无敌手”。
举个例子。2008年中国在奥运会上金牌数和奖牌数是世界第一。它是不是中国真正的体育位置?不是。中国真正的位置应该是第三。换句话说,第一位应该是美国,第二位是俄罗斯。我们之所以得了第一,是因为我们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而在另一个领域,在同样是一百几十个国家参加的青年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领域,中国是绝对的世界第一。这项国际高中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国际上是从1959年开始的,共举办了51届(算到2010年截止),中国是1986年参加(照片1),在24届中16次获得世界团体冠军。我们占着绝对的优势,这是非常值得自豪的。
中国学生,在数学领域、物理领域、化学领域占有一定的优势。上海数学界的两大权威唐盛昌和顾鸿达告诉我: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牌大学数学系,多有中国学者,其中有些还担当一定的重任。上海许多数学界同仁自豪地告诉我:中国人拿数学大奖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这里还要澄清一个说法:前些年报载,中国拿数学大奖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差不多都不再从事数学了。上海数学学会2011年请了华师大数学系教授熊斌(照片2)作了一个专门调研:对上海曾获IMO(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21块奖牌的学生跟踪调查,发现其中90%左右的学生仍然活跃在数学领域。美国斯坦福大学数学系读博士的学生中,有六位是上海学生,全部是近年的数学竞赛尖子。
当然,中国的中学生还存在三个弱点。
第一,学生的知识面很狭窄。学生的学习生活主要是围绕着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与中考、高考相关学科的反反复复的训练。我是老三届的学生,当初高三学的课程难度相当于现在初三学的课程。我读初二的时候最多学七门课程,现在初二学生最多是14门课程。课程太多,教材偏难偏深依然是上海或是中国教育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其他领域,比如音乐、艺术、体育等,现在的学生和我们当初不可能相比。我在中学时期踢足球踢坏了20多副眼镜;打乒乓球,我打过校队;我们一唱歌,别人就听出你是受过训练的。我又是77级大学生,当时我们班最小的同学比我小15岁,跑100米,我让他20米他还跑不过我。我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已经31岁了,仍然是全校跨栏的第三名。而现在这一代中学生是以牺牲音乐、美术、体育等各方面的素养换得学习成绩。而音乐、美术、体育、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与懂得欣赏,恰恰对人生非常宝贵。它是人生生活质量的核心部分。
第二,现在的学生缺乏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在家里,时间与空间给父母占了;到了学校,时间与空间又给老师占了。很难设想一个没有自己时间与空间的人可以创新。
现在还有两件事冲击着我们的学校:一个就是所谓“超男超女”,这对我们十三四岁,十六七岁的花季少男少女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这些人肚里没有知识,往往是一夜暴富。孩子可能会想,自己在学校里读书这么辛苦,他们却一夜暴富,这类活动对少男少女是有负面影响。还有就是无穷无尽的习题册、练习册、考试指南等。在上海,它们都假借二期课改的名义,实际上把整个上海学校教育的秩序打乱了,把美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打乱了。
这里再讲件事情。大约2002年秋,上海许多区县教研室主任提醒我:上海搞二期课改,国家教育部很支持,把“高考指挥棒”和“课改指挥棒”都给了我们,这当然对上海课改有利。但另一面是,全国搞第八次课程改革,各省市是个大家庭,那里有更多的经验,更多的信息,更多的智慧,倘若上海一味“埋头苦干”,不就变成“孤岛”。上海必须走出去,向全国学习。我觉得这个意见说得很好,以后每年我都带着区县教研室主任到全国各地考察、学习、交流。我们到过北京、天津考察,也到过东北的沈阳、长春、哈尔滨参观学习,还去过江苏、浙江、安徽、福建、重庆等省市学习、考察。其中,北京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吴正宪和她的72位弟子组成了一个工作团队,他们长年在北京郊区为当地教师传经送宝;东北师大附中一位女校长对教育的深刻见解与独特的管理,江苏南通中学校长温文儒雅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这些名师和名校长,确实名不虚传。(照片3、4)
无庸讳言:我在一些地区也看到了这种景象:走进高三毕业班教室,只见每个学生课桌左右两边,高高叠起两大堆复习资料。在教室里,只听见教师的讲课声,而学生的人头几乎一个也看不见。下课后,我找了一个学生攀谈。我问:“读书感觉怎么样?”学生答:“一年365天,很少有自己的时间,痛苦极了。”我又问:“睡觉时间够吗?”学生回答:“早上六点半就起床了,晚上十点半才能睡下。我们学校是半军事化管理。”此时此刻,我的头脑里跳出——“2005年10月25日,市委副书记殷一璀曾找我谈话,在将近两个小时谈话中,她问了许多问题。其中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上海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与全国学生相比怎么样?’我回答:‘上海学生现在还有双休日,倘没了双休日,那就和全国学生完全一样了’。一璀副书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学生缺少自己的时间与空间,而且把大量时间用在显性知识上,默会知识却很少关注,这是中国教育很大的一个问题。
第三,上海或是中国的中学生在“硬”的方面很厉害,但在“软”的方面,如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积极的情感体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等,在这些属于情感领域方面的默会知识,我们与发达国家学生相比,存在明显不足。而所有这些,恰恰是支撑人的精神、灵魂和动力所在。
我在与上海广大校长、教师共同参与二期课改的时候,发现在相当长时间,我们没有把课改的主攻方向放在情感领域。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把培养学生的自信,作为自己神圣的天职。可以发现:一部分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并不快乐,厌学的情绪在相当一部分学生身上漫延着,更为可怕的是:占着相当比例的中学生,是以失败者心态走上社会的。
我们的中学生,他们在情感领域的一个最大痛苦,就是他们完全按照“父母之命”在读书。从幼儿园、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一直按照父母设计的“人生规划图”在操作。从很小开始为未来读一所好学校、找一份好工作,觅一位好媳妇(好丈夫)而拼搏。这种拼搏往往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我讲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是:有一年高考,我陪市教委的领导去高考现场视察。当政治考试结束后,我发现有一帮高中生在撕政治书,有几位干脆把书烧了。我问学生:“高中三年的读书生活怎样?”,学生回答:“很痛苦,我们仿佛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我又问:“你们为什么要烧书?”有一位穿着打扮很斯文的高中生说:“没有比政治课再令人讨厌的课了。现在考完了,可以和它拜拜了!”这位学生的回答引起我的深思: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是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今天的中学生焚书,背后表明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另一个故事是:当高中生考进大学后,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呢?我1988年秋至1991年春在华师大读教育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我经常发现:在华师大非常大的草坪上,男女大学生抱在一起,在草坪上象熊猫一样的滚来滚去。
现在的大学生在大一、大二时享受生活,到了大三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寻找工作,特别是大城市的女大学生,倘若在大学期间没有认真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走上工作岗位后,她们发现真的要找到情趣相投、意向合一,追求情感的爱情就会很困难了。这类情状,就会发现:当学生到了22岁之后,应当真正读书的时候,中国的学生反而不读书了。
中国的高中生和大学生,存在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是:就学不读书。他们好象在学校,但没有好好地读一些书。这是中国学生在22岁之后与国际上同年龄学生拉开距离的症结所在。
我们来归纳一下:倘若把人生比作马拉松,我们的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中,这一阶段跑得太快了。我们仿佛用400米的速度跑马拉松。当学生到了22岁成人的时候,到应该跑得快的时候,反而跑不动了。用另外一个比方是:中国的学校教育,常常是用11岁的年龄标准要求9岁的孩子;用15岁的年龄标准要求13岁的孩子;用18岁的年龄标准要求15岁的孩子。而到了22岁,应当用成人的标准要求他的时候,这个“成人”却矮化了、弱化了。有一年,一次澳大利亚的教育考察,使我对此问题受到强烈震撼:我在一所名校考察时,发现一位初二女学生在做四则运算。我马上想到:四则运算在中国是放在小学三年级的。四则运算在小学是比较难的一部分,它的游戏规则是“先乘除,后加减”,倘不了解这个规则,那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的。我发现这位女学生不停地咬铅笔,我走近一看,她在练习簿上涂涂抹抹,根本做不出。我突发感想:哦,全世界的中小学生做不出作业时,都会咬铅笔。下课后,校长发现我一直在关注这位女孩,就把我带到这位女孩身边。这位女孩一站起来,我发现她有一米九十几高,差不多比我高出一个头。她的身体非常丰满,肌肉发达,该长肉的地方几乎长不出来了。校长告诉我:这位女孩子到学校的海边去冲浪,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冲浪手。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人家这一条路走对了,当学生在初二、初三时先把身体长好,从初二、初三时才刚刚起步读书,这又怎么样呢?我们有没有必要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就拼命呢?
所以,中国的中学生违背了人生的两条规律。一是违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规律,一是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