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如今,网络时代已经到来,在成年人的世界,这是一场大变革,带来无数商机和信息,而对于一出生就接触网络的孩子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近日发布了《2011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社交网络运用状况调查报告》,这也是该机构6年来第五次发布同一系列报告。那么,最新的报告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呢?
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普及率达91.4%
本次调查面向北京、浙江、内蒙古、广西等10个省市区县(镇)以上的100所学校,向10000名学生、5000名家长发放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如今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普及率已经达到91.4%,比前一年提升14.2%。其中,据调查负责人、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新媒体事业中心副主任季琳介绍,最引人关注的趋势是,网络社交越来越多的得到未成年人的关注,微博也正在成为学生网上交往的重要方式。
季琳:没有互联网之前,小孩肯定都是在学校、家庭引导之下,逐步去认识世界。现在有了网络之后,就等于世界的大门一下子就打开了,孩子的互联网使用跟成年人基本同步。
家长有顾虑 专家建议要顺势而为
调查还显示,若以7岁为界,那么学龄前儿童上网比例达26.2%。因为如今的青少年一出生就面对网络,有说法把这一代人形象的成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而对于这样的现象,学生家长们显然有所顾虑。
郭先生:我是不太赞成小孩经常上网的,我觉得他们这个年龄很容易就没有自制力,很容易就沉迷于网络,而且会养成一个习惯,做什么事情都会变成让他上多长时间网络作为一个交换条件。我和我老婆就是说在家里形成一个氛围,在电脑前就是为了工作,不要在网络上去聊天,玩游戏。
报告6年来的调查数据表明,多数家长倾向于认为孩子上网弊大于利的态度几乎没有变化。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雷雳认为,面对互联网潮流,家长必须改变观念,顺势而为。
雷雳:从家庭的角度来讲,不应该是阻挠、禁止的态度,应该懂得去健康上网,帮助或者促进子女的发展。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居多,除了在学校之外,现实生活当中直接和同伴交往的机会大大降低,网络可能成为具有优势的替代性选择。
多和孩子平等交流 改变对网络的认识偏差
其实,家长的担心,我们也可以理解,从沉迷电脑游戏,到网瘾少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了太多因为电脑和网络而起的成长悲剧,但是,面对互联网这样一把双刃剑,因噎废食显然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利用互联网,给未成年人带来更多正面的影响呢?
据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新媒体事业中心副主任季琳介绍,如今有很多家庭都给孩子买了电脑,但是从一开始电脑放的位置上,就出了问题。
季琳:很多家长给小孩买了电脑之后,就放到他房间里,像西方有些专家鼓励家庭电脑应该放在客厅里,让他习惯上网是一件公开的事情。第二,家长还是应该多陪伴孩子。
而如今,如今很多家长可能愿意去陪伴,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陪。在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雷雳看来,如果说如今的青少年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那么他们的家长就是“网络移民”了。所以,要想陪伴,家长们首先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让他们担惊受怕的互联网。
雷雳:在青少年上网过程中,跟父母发生一些矛盾,主要的一些问题还是来自于父母对网络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因为他自己不清楚,所以有一种恐惧。作为父母应该多接触一些网络,跟孩子多一些交流,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讲,这种交流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姿态。
能否有效接触互联网 关乎生存与淘汰
除此之外,在我们担忧互联网给城里的孩子带来的利害时,在此次调查增加了“不上网学生”一项中,我们注意到,在所有不上网的未成年人中,家庭所在地在县以下地区的占到42.7%,季琳认为,这可能和农村网络的普及情况相关。她指出,对于城镇孩子们来说,上网与否更多考虑的是安全、健康、科学等因素,而对于农村的孩子们来说,能否有效接触互联网,却关乎生存与淘汰。
季琳:目前我认为会不会上网已经成为你基本生存的技能之一,对于农村的孩子,如果我们整个社会的氛围都是反对上网的话,实际上对很多孩子的发展非常不利。因为农村孩子的父母相对来说,他可能对互联网戒心更加重,等到他长大以后,社会适应能力就会更差。(记者庄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