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惠及2600多万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民生计划,只有把每年160亿元的中央财政拨款落实到位,变为孩子碗中热腾腾的饭菜,才能把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大事做好
问责,不能成为事件的“终点”
近日,在湖南省凤凰县支教的女大学生小梁连发数条微博,揭露她在腊尔山镇所德小学看到的“营养午餐”现状。她在微博中称,国家每天给每个孩子拨款3元提供“营养午餐”,但最终到孩子们手上的只有一盒牛奶和一小片面包,两者的价格分别仅为1.6元和0.3元。凤凰县教育部门回应称,选择牛奶和面包作为营养午餐的有关操作,符合政府采购的规定。
在舆论的一片批评声中,凤凰县教育局终于一改此前的回应,对支教老师微博曝光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问题启动问责,分别给予对学生营养餐负有全面管理责任的凤凰县教育局勤管站站长陈社教、凤凰县教育局勤管站副站长杨玉国免职处分;给予对学生营养餐发放管理环节负有领导和直接管理责任的凤凰县腊尔山学区校长吴生汉、腊尔山完小副校长吴根贤、腊尔山完小副校长石建平免职处分。
以上问责,不能成为这一事件的“终点”。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为何当初没有调查,当地教育部门就回应称“符合政府采购的规定”?如果没有支教教师发微博,舆论跟进,这一问题还要在当地上演到何时?另外,难道对于相关责任人,仅仅给予行政处理?学生营养餐缺斤短两的背后,是否存在贪腐行为?
在笔者看来,对于这一事件,还应该由司法机关介入调查。只有司法机关介入,才能追查营养餐供给是否存在灰色利益链。具体包括,选择供应商时,是否存在权势交易,具体负责官员是否从中收受贿赂?对供应商供应的营养餐,是否从质量、安全方面严格把关,是否存在监管部门睁只眼闭只眼的渎职行为?对教师、家长、学生反映的饭菜质量、安全问题,有关部门是否高度重视?等等。只有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细节,才能建立起健全的营养餐保障体系。
本该有的层层监督哪里去了?
早在我国启动营养改善计划时,国务院就曾强调,要加强学生食堂管理,严格食品供应准入,确保食品安全。制定中小学食堂供餐规范,明确数量、质量和操作标准。建立专家工作组,加强学校营养指导。补助资金严格用于为学生提供食品,严禁直接发放给学生和家长,严防虚报冒领。全面公开学校食堂和学生营养经费账目及配餐标准,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去年5月,教育部等15部门发布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细则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实行国家重点督查、省市定期巡查、县级经常自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促进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公开透明、廉洁运作。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问责制度,制定专门的监督检查办法,对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同时确定了监督的具体实施办法——采用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内部监督检查与外部监督检查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监督检查。
由此可见,对于营养餐计划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国家是有预见的。可问题是,15个部委的法规为何却无法管好营养餐供给?根本原因有二。
其一,缺乏问责机制,尤其是司法问责。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细则,明确了日常监督、专项监督、人 大政协监督,如果实施这些监督,前述支教教师发微博讲述的问题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这是十分明显的克扣行为,那么,这些监督去了哪里?出现这些问题,不但要追究当事者的责任,还应当追究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的责任。
在当前的营养餐计划中,还存在多头监管的问题。教育督导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人大政协部门各个部门都参与监管,其结果可能是都不监管。这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由于营养餐的具体实施,在教育部门和学校,因此,应明确当地教育部门的主要监管责任,同时完善问责机制。对教育部门推进营养餐计划不力,监管不力,应由人大进行监督、质询;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纳入司法程序,追究责任;这样,就可让监管真正落到实处。
要让家长、公众参与和监督
其二,没有建立起家长和公众参与营养餐计划的制度。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到,要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家长委员会的重要意义,把家长委员会作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发挥家长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作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的重大举措,以更大的热情,更有效的措施,创造更好的条件,大力推进建立家长委员会工作”。
如果中小学(幼儿园)能切实建立这样的家长委员会,那么,当前存在于中小学(幼儿园)中的诸多侵犯学生权益(比如违规办学、乱收费、体罚学生)的现象将得到遏制,对于营养餐计划的实施来说,也会由于家长委员会参与供应商的选择、菜单的确定、饭菜品质的监督,而确保每一分钱都进入到学生的饭碗,而不是被挤占、挪用、侵吞、贪污。支教教师发微博反映营养餐的问题,引起关注,本身就说明公众、家长参与的重要性。
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惠及2600多万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民生计划,只有把每年160亿元的中央财政拨款落实到位,变为孩子碗中热腾腾的饭菜,才能把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大事做好。需要注意的是,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一年多来,各地接连曝出的安全问题、有米无锅(缺乏食堂做饭)问题、还有的营养餐就是“面包+牛奶”问题,表明营养餐计划的整体运行,还有诸多地方需要完善。
另外,鉴于在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启动之前,民间力量已经启动营养午餐计划,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国家推进营养改善计划过程中,有必要吸收社会公益组织的力量,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公益组织参与、补充的运行机制,这不但可以为国家营养计划的实施注入更多的社会资金,也会提高运作的效率。
(作者为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