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齐开足国家学科课程的基础上,丰台区整体构建区域课程体系。该区地方课程不断丰富,《国学启蒙》读本在全区小学推广使用,国际理解教育也将成为地方课程。
2008年12月25日,北京市丰台区隆重举行了以“传承中华文化,浸润少年人生”为主题的丰台区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启动仪式,将国学经典诵读纳入地方课程,在全区六万多小学生中推广。
为什么在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丰台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国学经典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记忆力强,没有过重课业负担,是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在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获得国学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人文精神、推进素质教育”是丰台区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宗旨;“熟读成诵、教学相长、教研同步、有效整合”是诵读活动实施的基本原则。区教委要求各学校在时间上以校本课程的课时为主,与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每周至少1课时,学校还可以每天自主安排10分钟诵读时间,激励和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家长共同诵读。师资方面则主要由班主任或语文教师负责,提倡由专任教师授课,并由丰台区教委邀请国学专家对干部教师进行培训。
从2008年至今,丰台区通过开展“国学大讲堂”等活动,培训干部教师一千多人次。在教材方面,前期使用《国学小书院》,2010年9月,使用丰台区自己编辑完成的《国学启蒙》。丰台区还通过项目支持、“丰台区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系列展示”、“走进国学课堂”交流研讨会、“国学课堂优秀教学设计”评选、“诵读月”、国学知识竞赛、国学剧等多种项目和活动,深入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同时,加大财政投入,迄今为止,丰台区投入专项经费600余万元用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几年来,丰台区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诵读中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一批国学骨干教师,推动了学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