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在iPad上不停划动,眼睛盯着屏幕一眨不眨,家长一拿走iPad就开始哭闹——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福州街头经常会看到这类小孩。但家长们可要当心了,孩子从小玩电子游戏,可能会成为“电子娃娃”,智力、社交能力等都会受影响。
近日,福州的一对小夫妻就为此追悔莫及,他们的孩子今年3岁了,除了玩iPad,对其他事物都不关心,不会讲自己的名字,也不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昨日,记者走访福州多家医院了解到,近年,5岁以下的低龄孩子迷恋电子产品出现各类问题的病例明显增多。
【病例1】出生10个月他就接触电子产品
“3岁了,不会讲自己的名字,不知道自己几岁了,也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昨日,男孩小奇(化名)被姑姑带到了福州儿童医院,候诊的时候,男孩又拿出了iPad,玩起游戏就全然不顾周围的一切,姑姑叫他也不答应。
男孩的姑姑介绍,小奇的父母就很爱玩电子产品、网络游戏,孩子出生10个月就开始接触iPad等电子产品,父母也很少带他到外面玩,爷爷奶奶也觉得孙子会玩电脑很聪明,不加以制止,最后还是姑姑发现小奇不对劲,才把他带到医院。
在诊断中,医生对孩子的运动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等做了测评,发现这个3岁男孩在这些方面,只有1岁孩子的水平。医生告诉孩子的姑姑,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一定要改变,否则将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
【病例2】每天电脑4小时2岁男孩智商低
同天到医院就诊的,还有一个2岁8个月的男孩,妈妈看到孩子测评的报告,眼泪直流。妈妈王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到现在只会叫妈妈、爸爸,其他的词语都不会说,测试显示是智商低。王女士说,自己38岁时才有了孩子,对儿子很疼爱,自己平时工作忙,孩子爱玩电脑,她都顺着孩子,家里老人家对孙子也很宠,孩子一天几乎有4个小时都在电脑前面。
医生告诉王女士,不必为测评报告太过担心,只要改变教养方式,孩子的智商仍然可以提高,在6岁之前,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医生支招】家长要多与孩子互动
“每天都有五六个‘电子娃娃’就诊。”福州儿童医院心理门诊的薛漳主任介绍,以前沉迷电脑游戏的孩子多是中小学生,如今低龄化趋势明显,年幼的孩子对电子产品上的游戏没有自制力,长时间玩电子产品对他们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据介绍,“电子娃娃”普遍存在语言落后、社交隔离、动手操作能力减弱、视力发育差等诸多问题。薛漳主任告诉记者,电子产品中的声音并非人与人之间的主动交流,这类声音听多了,孩子对身边人的声音变得不敏感,互动的愿望变少,会导致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差。此外,长时间玩电子产品,还容易引发孩子视神经疲劳,甚至诱发近视、弱视。
如何才能避免孩子成为“电子娃娃”?薛漳主任介绍,孩子们的可塑性强,年轻的家长要多花些时间陪伴他们,多与他们互动,进行亲子采摘、运动等游戏,多带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长期坚持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她提醒,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不是不能玩,但给孩子玩电子产品要掌握好度,控制时间。(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