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证”教授 骗了20名学生
号称不用考试就能拿多种证 受审时说想拍电影警示后人
谎称只要交了钱,不用参加考试就能拿到教师资格证、记者证、普通话等级证,北京一所民办大学中文系教授周某以此骗取20名学生4万余元,今天这起诈骗案在顺义法院开庭审理。
教授骗学生:
不考试就能拿证书
被法警带进法庭时,50岁的周某一直低着头,神情落寞地坐上被告席,他咬了咬嘴唇,用沙哑的嗓音向法庭陈述说,他的职业是教师。
据周某讲,他大学本科毕业后在黑龙江一所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任教,2000年被评为教授。后来他自费到北京读了研究生,曾在北京几所学校讲过课。案发前,周某是顺义一所民办大学的教师,教授中文和新闻传播专业。
对于指控,周某称没什么可说的。“由于个人的失误,给同学们造成损失,我很遗憾,也很抱歉。”周某在庭上表示自愿认罪。审判长依法释明称,如果指控犯罪成立,他将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自愿认罪的被告人,法院参照坦白从宽的刑事政策,可以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公诉机关指控,周某在北京某学院任教期间,谎称有朋友能够办理“普通话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记者上岗证”、“人力资源技师证”、“涉外秘书证”等证书。周某将各类证书明码标价,每个证书收取几百元费用。他对学生说只要交了钱,不用参加培训和考试就能拿到证书。先后有20名学生信以为真,交钱让周某代办各种证书。期间,周某共骗取学生钱财4万余元。
4万元赃款:
“一部分吃喝了,一部分攒起来了”
周某在法庭上说,他认识一些学校办培训班的老师,听说办证能挣钱,就产生了这种想法。人家告诉他要先占领考证学生的“资源”,将来可以把“资源”送给任何培训机构,都能赚点儿钱。“我就先把钱收了,可后来他们的培训班又不办了。”法庭上,周某承认自己并没有能力办证,这些证件他一个都没有办下来。
按照周某的承诺,2010年9月份开学时他应该把证书发给大家,但直到2010年10月,他都拿不出证书。面对同学们的催问,周某一拖再拖。受骗的学生最后联系不到周某,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了。几位同学一起找到了周某的老家,向周某的家人说明了情况。此后周某主动联系几位学生,退还了部分诈骗钱款。
这时,学校得知多名学生被骗,也联系周某要求他给学生退钱,但周某一直称自己在筹钱,直到有学生报警。案发后,周某表示会积极退赔,但他又在取保候审期间脱保,后在河北三河地区被警方抓获。周某在法庭上自辩,当时是因为手机丢了,所以法院传唤的时候他没有到庭。
对于4万余元赃款去向,周某说“一部分吃喝了,一部分攒起来了”。案发后,周某的妻子已经代为退赔大部分诈骗款。
求法庭轻判:
要把犯罪历程写成书
公诉机关认为,应以诈骗罪追究周某刑事责任,鉴于周某到案后如实供述,可以从轻处罚。由于本案赃款已经退赔,两名被害人表示对被告人谅解,公诉人建议法庭在有期徒刑1至2年判刑,并处罚金。
“后悔,真后悔!”最后陈述时,周某一脸诚恳地请求法庭轻判。“我身体不大好,血压一直比较高,心律不齐。我老母亲前些时候做了手术,我一直没能见到她,我希望法庭能给一个缓刑的机会。我如果能出去,会写两本书,把自己的犯罪历程写出来,让大家引以为戒。”周某说,他的岳父是导演,将来他还想把在看守所里的改造过程写出来,拍成电影。(记者 邱伟)
(北京晚报 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