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如今的高中生在哲学上多花点功夫,实在有点奢侈。连高中老师都说,中学生太忙,忙着上课、补课、考大学。哲学虽好,可高考不考,多学能有什么用?
哲学教育的课堂在哪里?
不久前,著名学者许纪霖在微博中发布了一位留法博士捎来的今年法国高考哲学考试题:“所有信仰都与理性相悖吗?”“我们是否有寻求真理的义务?”“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自由?”……
正值高考季,这条微博迅速发酵。很多人开始反思,为什么同样是中学教育,同样是高考题目,中外在人才选拔上的差距会这么大。
有位中学政治老师说得中肯:“哲学教育,我们的中学里也有,但应付写入考纲的那点内容,已把学生折腾得够呛。”
按照目前的课程大纲,每个高中生都会在高中政治课上接受一些基础的哲学教育:掌握辩证法的原理,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懂得分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这些可靠而重要的理论知识,不仅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政治卷的“考点”,也有利于正在成长期的年轻学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可在很多学者看来,高三一年政治课,实在难以承载哲学教育的重任。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韩潮发现:很多大学生和中学生都怕写议论文。写出来的议论文通常有两类毛病:一是很教条,空洞的大道理一条条堆砌在一起,杂乱无章;二是写“美文”,辞藻很华丽,但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简而言之,这两种文章都没有“议”和“论”的味道,更鲜有思想性可言。
“在中学,作文从来都归语文老师批改。学生不会写议论文,不是语文没学好,而是哲学没学好。”韩潮认为,在中学,语文课堂理应承担起一定量的哲学教育功能。
是减负把哲学给减掉了?
“据说以前的语文课本里,是掺杂了一些和哲学教育相关的内容的。比如什么是逻辑,命题和推理的概念等等,这些都该从中学教起。”但这些最基本的、本可以用来深化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知识”,后来却随着“减负”逐渐从课本中消失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邵强进对此感到很费解。
“各种学科知识本该在学生的大脑里自然成长、积淀,但现在却因为高考而生生地被分割了,有的就被删除了。”应试教育目的性很强,要考的强化教,不考的不教。于是,学生碰到看重人文素养之类的自主招生面试,就得栽跟头。韩潮前几年当大学自主招生面试官时,曾随口问了个问题:“有人说黑色和灰色相近,灰色和白色相近,那么是否能说黑色和白色相近?”韩潮以为这是最基本的形式逻辑考察,够简单的了。可那孩子肯定的回答,着实让他震惊。“进入面试的学生成绩肯定不错。但如果连基本的思维辨识能力都没有,分数好又有什么用呢?”
增加命题的思辨含量,可能吗?
大学里的哲学系,如今都不怎么走俏;但哲学系的教授,却时常是校园里的大红人和明星教授。而互联网上众多海外名校公开课PK,像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的“正义课”、耶鲁大学教授卡根的“死亡课”这类哲学课程,点击量远远高于其他有技术含量的专业课程。
抛开功利的追求,哲学会成为很多人自然的选择。正如一位知名学者所言,哲学虽然深奥,但从来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浸润于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这得归咎于哲学学科的本质——哲学是一种终极关怀,关照生命本身。
有没有可能通过中学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的整体哲学素养?韩潮有个提议:如今的中学教育受高考指挥棒影响很大,那么高考命题是否可能做出一些微调。“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基本由中学语文老师和大学中文系老师包办。以后高考命题是否可以邀请一些历史、哲学、社会学等其他大学文科的老师参加,让考题更有助于检测学生的思辨能力?”
德国素有“哲学故乡”之称,旅德学者杨佩昌告诉记者,德国的学生要申请大学,就需要参加各个州的统一考试,获得毕业证书。德国各州都有自己的“高考”,但纵观历年来的考题,翻来覆去就那一个调调:“论20到21世纪的文学和家庭的关系”、“论教育”、“论歌德的诗歌”……看似考文学,其实哲学思辨味道十分浓郁。
也有一些学者建议,基于目前中学教育的现状,类似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都可以在平时的训练和考试命题中,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