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之际,南宁市不少兴趣班开班了,不少家长们正琢磨着给孩子报秋季兴趣班。可是,关于兴趣班,家长们有太多的烦恼:是随孩子的兴趣,还是顺自己的心意?如何才能引导孩子坚持下来?兴趣班应该学到怎样的程度,非要成为特长甚至专长吗?一切“度”的把握,都考验着家长们的智慧
该不该给孩子报兴趣班
丫丫今年3岁了,长得水灵水灵的,美中不足之处就是走路有点内八字。为了培养女儿良好的气质,丫丫妈带着她报了个模特班。对此,爷爷奶奶有些不赞同,“3岁的小孩,刚学会走路,学什么‘猫步’啊?”
去年年底,丫丫参加了培训机构举办的模特大赛。整整一上午,丫丫不停地换衣服、登台、表演,身体受凉不说,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这让陪同去的爷爷奶奶心疼得不得了,不再让孩子参加兴趣班了。为这事,丫丫妈与公公婆婆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学龄前的孩子,上兴趣班好不好?对于这个一直存在争议的话题,南宁市家庭教育专家杨春成老师持肯定态度,“我个人主张有条件的家庭在孩子小的时候,为孩子提供条件接受各种信息的刺激,尤其是艺术方面,例如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的启蒙,发展孩子对自然形体、色彩、质感的感知。”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报兴趣班千万不能以功利为目的。广西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育系老师韦凌云认为,家长让孩子学兴趣班,大致出于三种考虑: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别人学,我也学”;二、炫耀心理,让孩子有在众人面前“秀一秀”的资本;三、尊重孩子的兴趣。
“报兴趣班应该是为了让孩子生活更丰富,不一定非要学到什么东西。”韦凌云说,孩子的兴趣,不一定非要在兴趣班中完成。孩子如收集糖纸、小石头等一些简单兴趣,同样应该得到尊重。而且,“兴趣班不宜报太多,一两个就好了,确保孩子有一定的自由玩耍时间”。
是孩子的兴趣,还是父母的
在兴趣班的选择上,杨女士和女儿出现了分歧。女儿想学拉丁舞,她觉得“拉丁舞热情奔放,很酷”。可是,杨女士却不开心,在她看来,拉丁舞动作“成人化,扭来扭去的,一点也没有孩子该有的童趣味,感觉很别扭”。
关于兴趣班谁“说了算”,从儿子10多年的兴趣班经历中,唐先生找到了答案。为了让好动的儿子小宁“定一点”,唐先生为他报了书法兴趣班。小宁似乎不“领情”,父母不提醒,他就不练字。春节写对联时,唐先生希望儿子“露一手”,可小宁两三下就搪塞了。至今,练习柳体的小宁,平时写的字却是自家的“草体”。
然而,小宁对画画却是由衷地喜爱。握笔学写字时,小宁却喜欢在纸上涂鸦。没有笔时,小石头也成了他的“画笔”。上小学后,小宁经常在课堂上偷偷地画画。好动的小宁,经常对着变形金刚玩具,一画就是一上午,还不忘欣喜地把杰作在亲友前“秀一把”。至今,小宁一直坚持学画画,即使面对枯燥的素描,仍乐此不疲。
“兴趣班应该让孩子做主,但不能任由孩子说了算。”杨春成老师认为,兴趣班选择要坚持两点原则:一、尊重孩子的兴趣,不能让父母意愿代替孩子意愿。二、对于孩子提出的“兴趣”,父母需要细心观察,判断孩子是否是真的喜欢,还是图一时的新鲜,也可以请教专业人士后再做决定。
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
“80后”妈妈吴女士,在孩子兴趣班选择上,表现得比较大度,尊重5岁孩子的兴趣,可她也有烦恼:“孩子还小,还说不清楚兴趣在哪儿。”她问儿子“想学什么“,儿子说“什么也不想学,什么也不想报”。吴女士很困惑,“孩子怎么不爱上课、不爱学习了?”
“父母可以有意识让孩子接触各种知识,鼓励孩子参与广泛的活动,从中挖掘孩子的兴趣点。”广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莫晓春副主任认为,家长也可以与孩子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如果孩子对一项活动聚精会神,在某一类活动中玩的时间长,表现特别好,父母就应该有意给他提供更多的机会。
在引导孩子兴趣方面,家长方女士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女儿中了自己的“圈套”。方女士想让4岁的女儿学跳舞,可女儿对舞蹈不感兴趣。方女士没有强求,而是带着女儿看幼儿园的文艺汇报演出,还不停地夸台上的小演员。看着哥哥姐姐们在舞台上蹦蹦跳跳的样子,方女士的女儿终于松口了,答应试试学跳舞。
孩子“三分钟热度”,是否坚持
王女士的女儿乐乐读初一,去年暑假想学架子鼓,她花600多元给女儿报了一个月的班,谁知刚把鼓点敲熟,乐乐就觉得“没意思,不想学了”,王女士只好给她换了兴趣班。如今,因为乐乐频繁更换兴趣班,家里添置了不少“家当”,画板、水彩笔、吉他……
记者走访一些培训机构了解到,像乐乐这样的情况较为普遍。一名培训机构老师说,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学了很多才艺,样样通样样松,就像“熊瞎子掰苞米”,看到更好的就放弃先前的。
除了“三分钟热度”外,畏难情绪也是不少孩子兴趣班之路上的巨大“绊脚石”。每当看到聚光灯下的舞蹈演员,吴女士心里涌起的,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如果当初多吃点苦,也许自己也是台上耀眼的星星吧。”吴女士告诉记者,她小时候被父母“胁迫”去学舞蹈,可当时因为自己的“慵懒”就放弃了,现在想来不无遗憾。
广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教研部部长毛修路老师认为,家长报班前可以先观察自己的孩子一段时间,了解到他们的兴趣指向以后再做权衡。如果盲目选择,很可能会使孩子对原本感兴趣的产生反感。频繁地更换兴趣班,也会对孩子以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造成不良的影响。
毛修路建议,家长报班前也要让孩子明白:“一旦确定下来的事情,就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因为让孩子坚持学习,也能培养孩子的执著、耐性。当然,如果孩子实在不感兴趣,家长也应该理性放弃。
从兴趣到专长,距离有多远
下一期的兴趣班已经开始报名了,儿子的素描学习班要不要继续念呢?黄女士摇摇摆摆了好几天还是定不下来。丈夫问:“你有没有打算让儿子以后走‘纯美术’这条路?”“没有!”“那就不要再学了,学这个学那个,儿子太累了。”黄女士觉得有点可惜,“每次去接儿子,老师都说他画得不错”。可是,儿子上小学高年级了,怕耽误学习了。
兴趣班应该学到什么“点”,这同样成为家长们的困扰。杨春成老师说,孩子的兴趣发展,可分为兴趣、爱好、特长和专长四个阶段。把孩子的兴趣发展成为特长或专长的愿望固然美好,可家长不能把特长观念强加给孩子,否则容易“拔苗助长”。
一名培训机构的老师告诉记者,一些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学习“兴趣”后参加各种比赛,过分追求孩子的比赛名次,而一些培训机构抓住家长的这种心理,热衷开展各种各样的才艺选拔活动,诱惑家长一步步花钱,让孩子获得荣誉,给家长一种“特长”、“强项”等错觉。如果家长纯粹出于锻炼孩子的目的,偶尔参加也无妨,但如果造成了经济和心理上的过大压力,就得不偿失了。
“家长报班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莫晓春表示,父母要放平心态,摆正对兴趣班的定位,不能过早把孩子的未来局限在某个专项上,也不要想着孩子一上兴趣班将来就能成为体育明星或艺术家,毕竟钢琴家朗朗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