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李炜铭带领小组同学站在台上开讲,老师古瑜青“退居二线”坐在课室中央观摩……这就是荔湾区芳村花地中学小班化上课的其中一景。随着广州老城区生源减少和教育均衡化的需要,“小班化”教学正成为广州特色教学的趋势。从这学年开始,花地中学“首吃螃蟹”成为广东首所试行小班化教学的学校。记者了解到,从下学年开始,荔湾区教育局将在其他薄弱学校当中推广“小班化”教学。
老师只需“运筹帷幄”
在荔湾区芳村花地中学初一(1)班的课堂上,记者留意到,整节课40分钟,过半都是学生在讲。在课堂上,学生大声笑着激烈争论,却没有人开小差讲话。古老师讲课时间不超过10分钟,只需“运筹帷幄”。
薄弱学校靠“小班”突破
这样的“小班教学”又是哪个名校想出来的教学新招啊?读到此处相信会有读者有疑问。原来,这不是名校新招,而是位于荔湾区芳村花地中学自创的特色改革,这所位于巷子深处的学校一直不为人所熟悉,直至兴办“小班教学”才声名鹊起。
为何要搞小班教学?校长蔡铁山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周边虽有康有为小学、芳村小学等当地比较有名的小学,但这些学校的好生源都通过推荐生、民校联考等方式流失,花地中学很难吸引优秀生源。2009年开始,广州逐步推进“教育均衡”步伐,荔湾区教育局思考如何把基础设施薄弱的学校,在短时间内形成优质学位。这时,从湖南调入广州的蔡铁山提出,薄弱学校可以尝试小班教学,加大老师投入的精力。
2010年,蔡铁山从芳村区提前招录2个班优秀学生,又从对口小学招了8个班普通学生比对教学。有了生源后,学校利用教育局下拨百万款项,对初一教室进行全面改造,形成了上述的“小班教室”。
特色
3/4时间由学生讲课
“如果仅仅看到花哨热闹的场景你就错了。”蔡铁山告诉记者,“小班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组织形式上,打破了以往老师“满堂灌”的单向输入知识,而是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我们上学期开始,老师上课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这个学期更要求他们讲课不能超过10分钟,以后模式成熟了,甚至尝试0+40的模式。老师不用说,整堂课都是学生的。”蔡铁山说。
每个学生都有目标卡
这么多精力投入学习,那孩子身体还有其他方面怎么保证呢?记者了解到,除了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化,学校还想到了督促学生的“妙招”——每个学生都有目标卡。
“每天跑两圈,周六骑自行车,周日跑步”、“语、数、英保持在全班前三名”、“在家做个好女儿,上学临走时,和家里打声招呼”……记者看到,学生们把体育锻炼等计划写在各色的“目标卡”上,然后贴在各自小组的墙上。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之后还需要时时反思。蔡铁山告诉记者,全校师生每天自习课都要写“反思”。
校长亲自担任班主任
记者了解到,在花地中学,校长不再高高在上与学生形同陌路,而是亲自当班主任恩威并重。校长当班主任后,把家长一个一个约到办公室,跟家长商讨学生订立的目标是否做到,哪些需要调整。
为了师生有更多沟通的时间,学校还安排了一个“助教”——以往每节课都是1个老师来上,现在增设1个助教,2个老师共同管理。
积分制让优秀学生留名
在小班教学的新模式下,成绩也许不是唯一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蔡铁山提出卓越积分制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记者了解到,评分内容包括各科平时成绩、行为规范、思想品德、身体素质等方面,积分到一定分数可以评星级,每个学期积分优秀的学生可上“星光大道”。初中三年下来,学校会选出一名学生颁发最高奖励,并可永久留名于校内建的龙虎榜。
效果
学校跃居全区第五
“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我们尝到小班的甜头,在去年全市6个区35所中学的联考中,我们的初一(1)、(2)两个实验班跃居到全区第五名,全级10个班排在总排名12位。相比以前排在全区20多名,现在进步不少。”该学校党委书记游贵和说。
明年23、24中将试点
记者了解到,目前“小班教学”已成为立项的研究课题。荔湾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内将研究总结花地中学的成功经验,在区内其它中学推行小班教学。“市教育局打算在今年增加23、24中两间学校推行小班教学。”游贵和说。
记者了解到,小班化已成为一个趋势,越秀区在生源缩小的情况下,东环中学也尝试小班化教学。此外,广州外国语中学、市4中也将推进小班化教学的尝试。(记者:梁健敏 实习生 梁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