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能看见我们认为我们给他看的,他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他不能听见我们认为我们给他说的东西;他不能在我们认为组织得非常好的信息单元之间建立联结。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处理这些项目——
小杰的爸爸离家出走了,因为小杰。
子女养育,在不少人家都遇到过挑战,但别人家出走的是孩子,这个家,大人离开了。
两天后,小杰的爸爸回来了。他告诉我,那天正开着高层会议,小杰的班主任又打电话又发短信,说小杰早晨没交某科作业,上课招惹同学影响人家听课,还撕碎纸撒了一地,第三节旷课了,跑到操场一个角落自己玩了许久……
“这半年来,几乎天天如此。有时候一天好几条短信,老师也不管你是开会呢,还是出差呢,有事就找。回到家,看到孩子,我就一肚子气,可我怎么管都没用,好一会儿赖一阵的,我实在是没辙了。就是想躲开,越远越好。”
怎么别的孩子都能按部就班上学
小杰小时候是个惹人喜欢的孩子,在那所不大的民办幼儿园里,小杰也是待得自在、玩得尽兴。
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小杰的学习开始吃力了。到了二年级,他的妈妈觉得大事不妙。老师们反映,小杰上课不注意听讲,小动作特别多,抠抠手玩玩笔,鼓捣鼓捣书包,就是不看老师不看黑板,课上练习从来都写不完,写也写不对。几乎每天放学都被老师留下来。
“小杰的学校生活,其他方面怎么样?”作为多年同学,我了解小杰妈妈的个性,好强、好面子、好报喜不报忧,她着急地找到我咨询孩子的问题,我想,那就不会只是不听讲、不做练习那么简单。
“没什么朋友。其实他挺想和别人交朋友的,就是有时候男孩子那种推推搡搡,他个子比较大,就容易伤到别人,老师一看见就说他欺负同学,叫到办公室训一顿。还有,奶奶说接孩子时,有的家长就来告状,说小杰随便拿或者弄坏同学的文具,其实,小杰的笔也丢得不计其数了,铅笔盒也被同学踩坏好几个了。”
“这些事,你问过孩子吗?”
“回来当然要说啦,他说妈妈我没打架,至于被别人弄坏的那些文具,他总是说别人不是故意的。唉!这孩子挺善良的。”
“在家,你们会聊一聊每天在学校发生的事吗?”
“很少!根本没有时间!天天晚上为他那些作业打仗。眼看着他在那儿磨磨蹭蹭,把作业本涂来涂去,弄得特别脏,我就起急。声音大了,就把奶奶招来了,她的方式是哄。有时候一哄,孩子倒是能写会儿。等奶奶睡觉,他又开始耗上了,一直到很晚还写不完,我更生气了,又冲他发一顿火。只要我在家就这样。”
“他爸爸在家呢?”
“那当然不一样了,孩子有点怕他,他盯着孩子就老实多了,虽然还是慢。”
我知道,由于工作忙,出差多,小杰的爸爸没怎么上心地管过小杰,他也觉得教育孩子就是妈妈的事。对于目前的麻烦状况,小杰爸爸认定,他的孩子太调皮了,就像自己小时候一样,大点就好了,该打就打也管用。
“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个慢工夫……”
我还没说完,小杰妈妈就叹气,“我知道,可是老师急呀!刚开始放学总给小杰补课,可时间长了老师也受不了。她虽然年轻,带这个班还是下了很大工夫的,全年级十多个班,他们班成绩名列前茅,所以,她话里话外总在嫌小杰在拖后腿。每次我都被她说得下不来台,好像我们家长特别差劲一样!”
我建议小杰妈妈再观察观察,根据情况,可以请专业人士给孩子做个测试,或许孩子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这孩子智商没问题。”作为咨询师,我熟悉家长们听到“学习困难”,也称为“学习障碍”这个词的第一反应。在很多人看来,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除了态度不良、习惯不良外,就只有智商不足了。
但是,研究者早在30年前就告诉我们“学习障碍”的存在。
学习障碍是对个体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等方面的获取和运用上表现显著困难的一群不同性质的学习异常者之通称。学习障碍学生的学习技能缺陷可能是他社交能力缺陷、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的原因,也可能是它们的果,或许两者起源于共同的原因,如神经心理功能失调。
我尽量用浅显的语言对小杰妈妈作了解释,她不动声色地听着,最后说了一句:“看别人家的孩子都能按部就班地上学,怎么就我的孩子,这学上得这么艰难!”
二年级,小杰以倒着数的成绩结束了。上了三年级,小杰的学习状况没有改善,各种关系的冲突却升级了。
你要我怎样对待你
小杰妈妈去了一家权威机构,给孩子做了检测,结果是小杰确实存在中度以上的注意力障碍和知动协调障碍,学业上表现出阅读、书写等方面的技能不足,人际交往上有沟通方面的困难……
小杰妈妈是个行动力超强的人,遇事首先想到的就是解决问题。
她首先拿着报告拜访了孩子的班主任,希望老师理解和配合。老师叹了口气说:“我也想多帮他一点,可这么多学生,我真管不过来。要不您联系给小杰转转学,我们学校教学抓得很紧,孩子在这儿其实挺受罪的,不如去个学习压力不那么大的学校。”
小杰妈妈觉得老师的提议很让人为难,好不容易进来的好学校,怎么能就这么离开呢?
随后,她找了个适当时间把检测报告拿给丈夫看,想跟他商量怎么办。没想到,小杰爸爸大致浏览了一遍,然后放到了一边。“我觉得小杰现在这样就是你从小惯的,贪玩,不爱学习,不用心,我就不信管不好!”
小杰爸爸否认那个结果。似乎,认定孩子是顽劣不堪,而不是学习能力方面的缺损,对很多父母来说要更容易一些。因为,顽劣是可以管过来的,内在的、固有障碍的克服却显得那样不由自主。
从此,小杰爸爸“上岗”了,出差推掉了,工作减少了,应酬谢绝了,下班就回家给孩子弄功课,背书、默写、做题……开始是有明显效果的,但没好几天,小杰爸爸又被老师请去了。回家路上,父亲气鼓鼓的,儿子怯生生的,一路走一路教训,邻居的侧目让父亲更恼怒,开始推搡孩子,直到把孩子的衣服扯坏,满头满身都是楼道墙壁上的白灰。
大人跟孩子较上了劲。他不相信孩子学不好,不相信自己管不了孩子,“先讲道理,实在不行,上小学的孩子还是打得动的嘛。”
三年级,小杰家的气氛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就是小杰表现尚可,没惹事,能把一天的功课、作业勉强应付过去。一般坚持不了几天,小杰就会有落作业、被老师罚等情况出现。于是,我便经常接到小杰妈妈的电话:小杰爸爸举着网球拍子打孩子,自己护着受了伤;他被爸爸罚,跪着背书到半夜1点;还有半夜哭醒的时候,说是梦到谁死了。
我能想象,在这个家里反复上演的这一幕:爸爸咆哮,妈妈左右规劝,奶奶边掉眼泪边护着孙子,孩子又急又怕地躲着……
某日,一向健壮的小杰爸爸的心脏出了问题,吓坏了全家。之后,就是前文提到的离家出走。
改变是过程,而不是奇迹
之前一直回避我的小杰爸爸终于坐在了我的面前,夫妻二人看起来又沮丧、又忧虑、又疲惫。我了解,应对小杰的状况,他们真的是调动了全身力量,现在有些心力交瘁了。但帮助孩子改善的关键点在哪里呢?帮助这个家庭走出这种紧张状态的关键点在哪里呢?
我想,他们或许首先要试着接受这一事实——小杰有学习障碍,作为父母,只有从内心深处放下自己原来认定的一些观念,比如:努力就能成功、态度决定一切、勤能补拙等等观念,这样才能以孩子可接受的节奏帮助他。
我了解,这对于小杰父母来说并不容易。因为在他们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有志者事竟成”几乎写满了全部,努力是他们完全不用刻意就能保持的状态。
小杰妈妈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勤奋用功的人,一直到现在,做到了研究室的骨干,她依然表现出高昂的学习热情,经常参加培训班、研讨会。周围人似乎从没有看到她在什么事情上懈怠过,干起事来雷厉风行,连走路都身子板直直的,总是精神百倍。
小杰爸爸虽有一个调皮捣蛋不学习的童年,最终学历不高,但他工作后像变了一个人,一路自学、参加资格考试、发奋工作,使得他较早就进入大公司的高级管理层。他特别注重目标的制定和计划的执行,注重过程中的全身心付出。
自然,他们一直以来最接受不了的就是小杰的“不努力、不上进、不积极”,而忽视了小杰是和他们完全不同的人,是个身处困难境地的人,是个努力了,效果也不会跟别的孩子一样的人。
我请小杰的父母说说他们眼中的孩子,用尽可能多的词语;说说小杰最开心的时候、最专注的时候、最愤怒的时候、最磨蹭的时候;设想一下,如果自己是小杰,带着这些学习技能不足坐在课堂上、书桌前,心情会怎样、表现会怎样?夫妇二人说,他们有很多都不知道。
我和他们交流学习障碍是怎么回事,探讨帮助孩子改变处境的方法有哪些,研究接下来怎样和小杰一起克服困难,比如:坚持训练,制定计划详细指导,采用行为塑造法,逐步传授一些学习策略,如:列提纲、分配时间、记忆等。
“我们这样做,多长时间孩子能有提高呢?”小杰妈妈问。
“我想问,你有多着急呢?你每天能拿出多少时间?付出多大耐心呢?”我看着她,稍后请他们彼此说说想成为怎样的父母。
希望小杰成长进步的同时,他们可以这样先改变自己:
放下对孩子发展的理想化期待。不去过多地设想,发现并满足于孩子每一点微小的进步,这样才能降低孩子反复时内心的挫败感。
放下做一个优秀孩子的完美父母的自我期待。我知道,对于这对好胜心都极强的父母来说,难免会把孩子等同于自己的面子,难免会在不知觉时,把孩子是否优秀作为评价自己是否优秀的一个指标。但优秀是什么?完美又为谁?
在生活中学习生活
“最近,怎样?”
“还成。换了位班主任,老师自己的孩子也正上小学,特别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说的话孩子都挺爱听,愿意好好表现。她还跟各科老师交代对小杰耐点心。小杰现在愿意上学了。”小杰妈妈回应我。
“学习有进步了?”
“不多,还是费劲!别人家孩子都努力着呢。昨天,还气得我跟他发了一顿火。”原来,为了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小杰妈妈鼓励孩子练书法。虽然写得一般,但是孩子比较感兴趣,也借此收获了很多肯定。但是,晚上写上瘾的时候,就把功课忘到一边了。
“这一周,发了几次火?”我问。
“两三次吧,唉!每次都忍不住,每次都不得已,每次都后悔。”
“我很佩服你,也很好奇,从天天晚上生气,到一周两三次,你真的有了很大变化,是怎么做到的?”
“啊?”小杰妈妈显然被我问愣了,她说:夫妻俩人分分工,换着管孩子,每天抽一点时间陪孩子玩会儿,睡前聊会儿,做了一些调整的原因吧。
“昨天,小杰爸爸出差了,他说不能老把工作搁一边,我们的事业还得发展呢,日子还得过呢。他一走,我可能有点担心管不住孩子,所以又失控了。”
我说特别高兴听到小杰父母彼此能这么支持,经常做些交流,就像是为心灵做按摩一样。毕竟,帮助小杰改善,真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我相信,虽然在很长时间内他们会一直很辛苦,但他们决不会放弃,他们一定能体会到为人父母的价值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