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莹)时下,有许多家长与孩子在日常沟通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代沟”,不少学生直言有心里话不会向父母倾诉。记者从我市的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有近99%的心理咨询案例,都是在陷入无法交流沟通的情况下,家长不得不采用哄骗的方法让孩子参与心理咨询。
初三学生世明以前是个开朗上进的孩子,但最近两年来他却不愿和家人沟通交流,回到家便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不肯出来,不再与父母分享白天在学校的见闻,不再讲述自己最近的喜好和心事,学习成绩日渐下降。每当父母就此责问时,家中便充满了浓厚的火药味,每次谈话的开始都以激烈的争吵结束,只要父母稍加管教,世明就会旷课或者离家出走,这让父母一筹莫展。无奈,父母只好哄骗世明为其请了一名家教为由,带他去心理咨询室“看病”。
据哈市某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李强介绍,其实多数学生与家长都在沟通中有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但只要矛盾不激化到学生离家出走或者旷课等如此严重的程度,许多家长和学生都不会及时主动地去化解这些问题,直到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濒于破裂,家长才本着找“和事老”背水一战的心态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希望心理老师能够替自己好好管教孩子。
据了解,自心理咨询中心开办以来,仅有一例是学生主动带家长来咨询,其他均是父母哄骗子女来进行心理咨询的。
然而,从数百次家长与学生的咨询案例中李强发现,遇到问题更多的家长都会说:“孩子到底怎么了?”却很少扪心自问:“我到底怎么了?”家长多是站在强势的位置,与孩子沟通缺乏足够的技巧和尊重,其实孩子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原因多数在于家长。首先,家长过分地大包大揽使孩子丧失了实践机会和创造能力,让孩子失去大量与社会交流沟通的生活实践;其次,父母吵架、单亲家庭等诸多家庭不和谐给孩子带来了不安全感,让他们的自信心下降,形成孤僻内心的性格;再次,家长以长辈的强势地位自居,对孩子硬性发号命令,不能主动地成为一名听众耐心细致地听取孩子的声音,出现了越不互动越生疏,越生疏越不交流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