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梦新
哈尔滨市某小学的李老师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不久前的三八节,她收到了班里的一位学生家长发来的一条短信:李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为了表达我的敬意我给您的手机里存了500元话费,我孩子最近学习成绩不稳定,他视力又不好,希望您考虑把孩子的座位往前调调,谢谢!
读罢短信,李老师哭笑不得。原来,这位家长以前多次想给她送礼均被李老师婉言谢绝。没想到他来了这一招。李老师闹心的是,第一,她对孩子一视同仁,从来不会收礼,特别是家长送的贵重礼物;第二,即使是这位家长反映的问题属实,为了孩子的发展可以考虑给孩子调换座位,但是有了家长的这份“礼”,她反倒没法去做了。
思虑再三,李老师去营业厅给家长的电话里返存了500元钱。李老师和家长说,“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学校里能够健康成长,但是班级里40多名孩子都像您这样想得到老师的‘偏爱’,我不可能都照顾得来。其实,您的要求是正常的,可是因为您的做法,我反倒做起事来底气不足了!所以,请您积极配合好我的教学,在家庭教育上多花些心思,孩子在学校里得到老师的所谓偏爱,往往会扭曲孩子的价值观、是非观,绝不是什么好事!”
李老师说,她把压力藏在了心里,既没有对任何人说,也没有把情绪带给孩子。不过,她也反思了,难道自己平时流露出什么暗示吗?没有啊?现在的家长的到底是怎么啦?一定要花钱买心安吗?
1家长送礼“很无奈” 老师收礼“很负担”
李老师的遭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多老师反映,现在的家长送礼的花样越来越多,如果不收,他会变本加厉,想着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哈市目前出现一个怪现状:“家长似乎不得不送,老师似乎不得不收”。记者也了解到,其实很多老师已经被家长弄得无所适从。哈市某小学陈老师曾抱怨,有的家长送来名贵的化妆品,或者是购物卡,“如果收下,‘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心里很别扭;如果不收,家长的态度往往要强硬,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又会变得尴尬。”而某初中的一位语文老师则有些“义愤”:“家长坚持让老师收下礼物,随后就会为了孩子对老师提出各种要求,这不是要挟吗?”
“那些孩子送的贺卡,有时甚至是自己画的画,虽然不值钱,但老师都会欣然接受,因为里面凝结的是孩子的心意。不知什么时候家长逐渐掺和进来,事情就变味了。贵重东西老师肯定不接受,但现在是人情社会,家长托个关系请你吃饭,给你送点礼物,收下吧,偷偷摸摸,很多要求又不可能办到,弄得人心里也挺难受。老师真是挺无奈的。”哈市某小学张老师对收到家长礼物的评价就是尴尬。
2正方: 一定要送礼 不然不托底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家长、学生给老师送礼从鲜花、贺卡、首饰、衣物、化妆品、购物卡、手机特色产品等等不一而足,甚至还有时髦的“苹果ipad”,有的礼物要比老师半年的工资还要多,这已经超出了感激师恩的范畴。
为什么要给老师送礼?“一定要送礼,不然不托底。”道里区的崔先生在三八节花了1000元,办了两张购物卡,送给了女儿幼儿园的两个老师。问及为什么从幼儿园开始就要送礼,崔先生的反问意味颇深:“你是不是没孩子,或者孩子现在还没上幼儿园呀!”
很多家长觉得家长要与老师搞好关系,送点礼物是很必要的,否则孩子就得不到应有的关心。有家长甚至举出了一些老师直接向家长索要礼物、钱财,甚至以此来区别对待孩子的例子加以证明。南岗区的刘先生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给老师送购物卡,他道出了其中的隐情:“不送,心里太不托底!而且我家孩子也比较调皮,还希望老师能多关照。”
反方: 送不送礼没啥差别
有些家长则坚定地认为,不送礼,老师一样会尽心负责。
谁送了礼、请了客,老师就一定会格外照顾吗?“其实都是家长的心理在作怪。不管送与不送礼,老师喜欢的还是学习好、懂事的学生。“我认为还是不送的好。”哈市香坊区某初中的学生家长寇先生表示。“真正有学问、有素质的教师不可能因为没拿到某个学生的好处就对他另眼相看。”
哈尔滨市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的王纲主任长期从事儿童问题调查研究,他说,并不是所有老师都会因为家长送不送礼来区别对待学生,父母没有必要随大流给老师送礼,这样的效果也不见得就好。希望通过送礼能多要点照顾,人为造就出的优于别的孩子的环境,对孩子其实会适得其反、甚至扭曲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给成长埋下了隐患。
3 专家: 请给老师真正的尊重与惦念
与家长们不同,绝大多数学生们自己送给老师的礼物则会“单纯”很多。三八节那天,哈市道外区某小学从教8年的王老师就收到了学生们送的喉宝、水杯、护手霜、鲜花等小礼物,有的学生还为老师自制了卡片。“其实一张卡片就足够了。”王老师称,比起家长们送的“大礼”,孩子们的礼物更让她有尊严感。
记者采访多个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老师,他们更希望家长多和老师进行真正的沟通,一起将心用在孩子的教育上,而不是逢年过节送礼了事。
“在全都不送的时候老师肯定是公平的,而且偏爱好学生。可当有人额外付出金钱以后,老师得对得起拿的钱,就要付出一些实质性的东西做为交易回报。这是现实。”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纲分析说。
王纲认为,要解决这种已经在社会上形成风气的不良现象,只能从社会引导和制度上下工夫。应让家长都认识到老师收礼已构成职务犯罪;也应该教育家长,都不要给老师送礼,助其滋生腐败。在制度方面,一旦发现或接到举报有教师向学生家长索取礼物或是以收礼来区别对待学生,查实后,教师除了退还礼物,还进行严肃处理,以刹住歪风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