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林祺)前天,冷风中,18岁的贺菲打着哆嗦,等待表姐小茹的身影。贺菲想不明白,表姐过来只有10多分钟的路程,舅妈就是不放心,非要她在路口等着,“小茹都19岁了,已经是大二学生了,几乎没有独自出过门,他们家里人对她太过于保护了。”
几乎没有独自出过门
前天,是贺菲一家吃团年饭的日子。下午,舅妈提前过来了,说小茹还在家里休息,吃饭前再过来。到下午5点半左右,舅妈把正在上网的贺菲叫到身边:“菲菲,你去路口,接一下你表姐嘛。”
贺菲眨了眨眼,“舅妈家在黄泥塝,我们家在红旗河沟,走路不过10多分钟的时间,表姐也来过我们家好多次了,还需要专门去接吗?”话到嘴边,贺菲还是忍住没有说出来,穿好衣服就出门了。
一路上,贺菲脑袋里一直闪着4个字“保护过度”。在她的记忆中,表姐小茹几乎没有独自出过门,“好多熟人都知道,如果哪一天在外面看见小茹独自一个人,那绝对是怪事。”
贺菲还记得,初中放暑假时,有一次,她打电话约小茹一块去游泳,到了舅妈家,却看见不会游泳的舅妈一手提着口袋,说要一起去。“那天,舅妈就一直待在水池边,看着我们两个游,时不时还把小茹叫到身边,交代两句。”贺菲说。
为补牙每天打车回家
站在路口,贺菲努力想找到小茹如此被父母“过度保护”的原因,想了半天,只是依稀想到了妈妈曾经告诉过她,小茹小时候曾经生过一场病,“但是,现在小茹很健康呀,有必要还这么紧张吗?”
小茹至今不会自己洗衣服、做饭,读大学了,还每个周末回家。而且小茹的行事作风,在贺菲看来,简直有些匪夷所思。小茹在沙坪坝一所大学读书,大一下学期的时候牙坏了,小茹没有就近在学校附近的诊所看病,而是坐车回到江北家里,和父母一起在家附近找了个诊所看牙。那段时间,每到看牙的时间,小茹就打车回家,叫上妈妈一起去看牙,“明明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她硬是把它弄复杂了。”
贺菲说,自己也曾与小茹聊过这个话题,但小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反正,据我观察,小茹的性格非常内向,这么多年书读下来,连一两个好朋友都没有交到,社交圈子窄得很。”
从未参加过社团活动
昨天,我们在征得贺菲的同意后,联系上了小茹。接到电话,小茹很吃惊,一开始,小茹觉得自己和父母并没有什么问题,“现在不是流行富养女儿吗?我父母对我是挺照顾的,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不过,在聊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小茹承认,到目前为止,自己甚至还不能叫出全班所有人的名字,也从来没有去参加过任何社团活动,“总觉得面对那么多人,挺害怕的。”
心理学院客座教授、高级心理咨询师林浩说,小茹的情况,的确是父母有些“保护过度”了。有些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孩子的将来,害怕孩子会受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对其活动范围进行了过多的限制,甚至在择友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的规定。
父母的这种过度的保护和干涉,使子女往往很难产生对最初接触者的信任感与安全感,这种信任感与安全感的缺乏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发展、延续,直至变成一种对周围的人和世界的不安全感,从而影响孩子成年后与外人的顺利交往。
一些极端的病例也在警示更多的家长,家长要学会改变“蛋壳式”的教养方式,不要把孩子全部包裹起来,要让他适应社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包办,培养孩子自理能力。要培养孩子全方位发展,多接触社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