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的叶开是著名文学杂志《收获》的副编审,他的女儿乔乔回答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时,写下了:“孔明和庞统”。结果小学语文老师说标准答案是“诸葛亮”,写孔明也算错。
诸葛亮不能写成孔明,表现了深刻的教育僵化:不向标准答案低头就不会有好分数。近来,语文教材成为众矢之的。《陈毅探母》查无实据,《乌鸦反哺》不符合自然规律,《小蝌蚪找妈妈》里面的“青蛙妈妈”抛弃子女,是不是过于冷漠……这些伴随着几代人童年的课文,近日在一部新出版的研读报告中被计上负分、低分。而同期重印的1932年版《开明国语课本》却在网上收获好评一片。
许多孩子很喜欢阅读,却不喜欢课本,这的确有教材编写的原因。据报道,《哈利·波特》中文版拿到的版税是9800万元,比同期中国所有畅销书拿到的版税总和都多,这还没考虑数量更多的盗版书——“孩子们用脚投票,他们是识货的”,识货的孩子碰到不识货的教材编写者,两者只能是南辕北辙。
当坏的教材被垄断,孩子只能向课外寻求喜欢的读物,如果在僵化的教材上,孩子再碰不到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其结果必然只能逐渐消失对语文的兴趣。据统计,全球就数中国孩子想象力最差,其实这早就被许多教育中僵化的东西打下了伏笔。
诸葛亮不能写成孔明,这是我们最坏的教育。王军荣(浙江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