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一起中学生坠楼轻生事件引发的讨论不绝于耳,在各大知名论坛中也引发了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和不公平对待教育的热议。本期,周刊请来心理专家和在校心理老师,对挫折教育和不公平对待教育阐述自己的看法,并给出抗击的良方。
[数据说话]
哪些应激事件发生频率最高?
近年,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心理教研室主任沈之菲对本市超过三千名学生调查后发现:
上海中小学生十个发生频率最高的应激性生活事件
排序 事件 发生率
1 考试失败或不理想 89.0%
2 被人误会或错怪 79.1%
3 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矛盾 73.3%
4 学习负担重 69.7%
5 当众丢面子 57.3%
6 家庭施加学习压力 53.9%
7 家人之间有矛盾 52.9%
8 受人歧视或冷淡 52.8%
9 遭父母打骂 48.9%
10 生活状况(饮食、休息等)明显变坏 44.9%
上海中小学生发生过影响最大的十个应激性生活事件
排序 事件 发生率
1 考试失败或不理想 89.0%
2 亲友死亡 33.6%
3 亲友患重病 35.2%
4 被人误会或错怪 79.1%
5 有人侵犯了我的隐私(如偷看日记等) 31.6%
6 学习负担重 69.7%
7 升学压力 44.7%
8 家庭给你施加学习压力 53.9%
9 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矛盾 73.3%
10 家人之间有矛盾 52.9%
上海中小学生抗逆力现状
上海中小学生多数具有中等以上抗逆力,处于抗逆力低分段的1.5%、中等程度39.2%,高抗逆力为54.9%,说明除了要特别关心低抗逆力的学生,提高中等抗逆力是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部分。
沈之菲表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其实一般而言,多数学生是具有抗逆力的,即在面对突然而至的挫折时,学生是有能力承受并化解的。
调查显示,上海中小学生在遇到困难或麻烦时更多采用“问题解决应对”应对方式,占77.4%,较少采用“指向情绪的应对”,占22.6%。学生采用“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的远高于采用“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方式,说明上海中小学生面对困难时较为理性、能从积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能主动寻求帮助,大部分学生能有效面对困难与挫折。总体来说,小学生抗逆力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高中高于中职。
[“冰点“现象] 不公平对待不单存在于成人世界
如今,不公平对待已经不单单存在于成人的世界中。不少孩子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了这一令他们或茫然或受挫的词汇。如有些学生明明成绩不错,各方面表现也良好,却在班级里选小干部时偏偏输给了成绩和各方面表现都不如自己的同学;有些学生在学校不仅成绩没话说,而且也热与参加校内外的活动,但到了期末评选“三好”时,愣是“不明不白”地没选上;在初、高三关键的推荐优秀生环节,可能有些学生心理也存疑惑。这也许只是学生接受不公平待遇的一个缩影,相信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遭遇到的比这些还要多得多。
有些学生在面对这些不公平时比较看得开,会郁闷个几天,找同学或家长诉苦也就罢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少数考虑事情钻牛角尖的学生往往会陷入“凭什么我就要遭受这些不公平”这个死胡同中,越想越胸闷,也许最后的后果不堪设想。
当谈到学生在遭遇到不公平对待时,沈之菲强调:学生一定要明确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中。学生都是较单纯的,容易有完美化的倾向。有些学生片面地认为自己身处在一个完美的世界,但真正遭受了不公平待遇时,他就很难接受这一颠覆性的转变,后果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所以我们首先要让每个孩子都认识到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家长和老师对此也需要及时矫正。
而当真正遇到不公平时,沈之菲建议学生,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更好解决问题:第一,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让事情变得更公平,但切记采取过激或非合理化的举动;第二,学生也可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让身边的事情变得更完美。总体来说,即使遭遇不公,学生也不能采取破罐子破摔的做法来伤害自己或是他人。
[专家“给力”] 打败挫折感“怪兽”
每个人的道路都不会是平坦的。不少心理专家也表示,也许对我们成人来说,这句话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更何况是年少的孩子。针对孩子的特性,心理专家指出,父母和老师应教导孩子用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击败这些挫败感,平时也要多关心孩子的真实想法,做孩子的朋友不能只是挂在嘴边的说法,更应落实到实处,做朋友该做的事,说朋友该说的话。
警惕父母将负面想法“植入”孩子脑中
市二中学心理老师周宇认为,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起始的看法,往往这些看法的形成都是父母铸就的,这也慢慢形成了我们所说的人生观。在日常的心理咨询中,也可以看到不少孩子的想法或多或少植入了父母的声音。如有些父母自己就是一个遇事爱抱怨的人,常常在孩子面前埋怨事情的不公或是社会的黑暗,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内心深处也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怀疑或有敌对情绪。但豁达的父母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就会保持良好的心态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避免或缓解问题,孩子也会相应地学会这些能力。
周宇曾遇见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厉声抨击社会的阴暗面,而且满口的成人化语言,后来她了解到,原来就是因为父母时常当着孩子的面谈论社会现象并对此多加抱怨,孩子慢慢就记住了并学会了父母的成人化口吻。由此可见,一个孩子大多数的想法会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周宇表示,父母作为成年人对多数不公平或挫折有“抵抗力”,而处在成长中的孩子可能并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来应付不期而遇的状况。
面对挫折,该怎么办?
第一,总结归因。首先要学会对遭受的挫折总结和归纳原因,是什么原因使得自己会遇到这样的挫折,今后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自己又该如何避免。
第二,家长和老师在对待学生的挫折时,应采取感性发问和理性思考的方法。在最初询问孩子事情原由时不要太过于理性。不要以这种口气问孩子:这件事情怎么会这样?而应这样问:事情发生了,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前者理性的口吻就丧失了人情味,原本孩子已经对发生的事情不开心了,家长再这么一问,孩子的心情可能更为低落。但后者的发问会让孩子感受到还是有人关注自己的。
此外,在解决问题时,父母则需教会孩子理性的思考。有些家长会对孩子说:算了算了,不要去想它了,让它去吧。实际上,这样感性的解决办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已经发生问题的逃避,不勇于直面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它,也难保以后再次发生类似的状况。
第三,想想今后努力的方向。有时人是需要寄托的,也许在这件事情上失意了,但是人生的道路还长着呢,下一个目标正等待你去完成。
第四,适当地进行情绪宣泄,多找些可以倾诉的人,或是可以减压的方法。最怕一个方法也没有,一个倾诉的对象也没有,闷头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这样极易钻牛角尖。周宇也建议,学生可以寻找多样化的方法来对抗挫折感,因为有时长时间的选择一种方法容易产生“抗药性”,时间一长就不管用了。
5招转化挫折与不公平
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何振宇建议学生,可以采取以下小方法来对抗挫折和不公平待遇:
第一,接纳。学生首先要打心底里接受生活中自己遇到的这些不公平和挫折。
第二,改译。对这些不公平和挫折抱以乐观的情绪,“改变它的定义”将这些看成是对自己的考验。
第三,寻找挫折中的积极因素。有些学生在面临挫折时,往往会在消极情绪中不可自拔,最后的结果只会越来越深陷其中。因此不要一直沉浸在不好的想法中,有时积极地看待这些问题才能激起斗志,将这些“怪兽”打败。
第四,找到差距,从点滴做起。有时挫折和不公也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大。令何振宇印象深刻的是新航道总裁胡敏的故事。胡敏在班中成绩垫底时,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找来班级的排名列表,每次考试都立志要超过排名在他前面的同学,最终赶超了所有同学成为班中“状元”。何振宇说,这就是一个逐渐缩小差距的好方法,在缩小差距中也能积累信心。
第五,多看名人的励志故事。在阅读时可以选一些名人经历过的挫折甚至苦难故事,看看他们是如何“扭转乾坤”,并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的。
[相关链接] 常见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何振宇表示,在学生的平时咨询中,以下四种现象困扰着多数学生
■小学生易注意力不集中
解决之道:进行注意力训练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首先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减少可以干扰他的因素。其次要培养他的学习兴趣,让他在课堂上能够和老师有互动。第三让他明确学习目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第四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比如训练注意力的集中性、支持性和抗干扰能力。一些小游戏非常适合小学生。如:“木头人”、“捡游戏棒”、“算24点”等。
■做作业拖拉
解决之道: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一,每天回来,不要马上做功课,花上20分钟的时间,和孩子聊聊天,交流一下学校里的情况,让孩子舒缓一下情绪,其实很多孩子磨蹭就是一种消极的对抗。第二,让孩子每天根据自己的情况,把作业分成几个部分,同时规定时间,自己在结束之后做出评价,好的给自己加颗星,差的提醒自己加油。第三,做作业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不要让孩子进进出出。第四,给孩子一些正面的暗示,你看你今天的动作很快。比昨天强多了,你是怎么做到的,说来听听,让他感受到成功。第五,教给孩子一些策略,如:先做容易的;先写拿手的科目;做题前先读读例题等等。
■厌学情绪
解决之道:首先要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引导他们规划美好的远景。第二要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学习是人的本能,如果能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那么就会自发产生学习的动力。第三要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只有喜欢学习,有求知的欲望才会学得好,学得开心。第四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自我鞭策。平时多寻找一些实实在在的成功事例,然后在学习中不断激励自己“我能行”,不足的时候时时刻刻鞭策自己。
■考试焦虑
解决之道:首先,必须降低期望值。很多家长会对自己的孩子有过高的期望,这是导致学生压力的原因之一,所以降低期望值,让他们轻松上阵,才能发挥真正的实力。其次,要提高自信心。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才会顶住压力,在考验面前保持镇定。第三,要在考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论是情绪上,还是学业水平上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行,只有心中有底才能打胜仗。第四,要学会自我调节焦虑的情绪。每天晚上可以尝试想象考试的全过程,怎么进考场,如何做题,怎么检查等等,在自己紧张时尝试用腹式呼吸帮助自己稳定情绪。第五,做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我能行,我可以的”“这次考试我一定考得好”通过潜意识的力量来强化自己的信心。(杜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