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哈尔滨市不少学校陆续建立起心理咨询室,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件好事:有利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及时进行疏导和治疗。但是,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却是不少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沦为摆设,少人问津,没有配备专业的老师,发挥的作用有限。
省人大代表、有着将近40年小教经历的哈市群力兆麟小学校长刘克告诉记者,出于“独苗现象”等原因,现在班级里“问题孩子”越来越多,从表现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躁动型,有的孩子在课堂会毫无征兆地忽然大喊大叫,或者用笔在别的同学脸上乱画,引起了其他学生家长的不满;另外一种表现就是极度的自闭,这些孩子只处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老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互动游戏反映冷漠,甚至无法引起他的注意……
刘克说,与打架、早恋等问题相比,这样的问题似乎没有那么严重,其实孩子的躁动和自闭,都属于心理不健康的外在表现。“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多是针对那些问题学生,也就是一些调皮的、后进的、闹事的学生。而对其他一些带有普遍性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却缺少关注。”
刘克认为,多动和自闭其实只是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冰山一角,随着时间发展,这样的孩子会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问题也会越来越麻烦。与此相对的是,作为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阵地——校园心理咨询室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有名无实。按照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每个学校要有使用面积不少于18—38平方米的心理咨询教室,投入10万元的设备。现在很多学校为了达标不惜腾出教室作为心理咨询室,可由于没有专业老师等原因,实际上这些教室大部分形同虚设。
学生:担心被笑“有毛病”
记者通过对哈市一些小学校随机采访了解到,小学生很少知道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采访中,道里区某小学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茫然地表示:“不知道,从来没有听老师说过。”一位老师表示:“小学生在学校遇到问题,班主任就给解决了,再不行,就通知家长,所以学生基本上没有去心理咨询室的。”
对初高中生来说,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相对有需求,哈市一所中学的校长表示:“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情绪波动大,心理问题的沟通很重要,但来咨询的学生每年不超过20个,这和设心理咨询室的初衷不符;很多学生担心自己到心理咨询室遭同学笑话,这是学生很少前来心理咨询的一个原因。”
哈市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纲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和学生的思想认识有关,他们遇到心理问题时,没有主动求助的意识,或者认为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是一件丑事,思想负担大。
校方:没编制缺教师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开设了心理咨询室的学校并没有专业出身的专职老师,多是一些老师兼职来做。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是由学校校医或分管德育的老师来担任,或者由学校的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团委老师来兼任。心理咨询辅导只是一个附加的职责,大多数老师把心理咨询看成是工作的“副业”,不是很重视。吴老师是哈市某小学后勤分管卫生的老师,由于学校缺少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她被“赶鸭子上架”,抽空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坐诊”。对于心理咨询室少人问津的处境,她说:“小学生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本来就不多,主要是班主任管理班级,对学生的情况也都掌握得很清楚,我给学生做心理辅导还不如班主任的效果好。”
非专业的兼职老师因精力不够,专业知识达不到要求,非但不能帮到学生,反而因为方法不对,给学生带来伤害。近日,孙女士急着想找一位心理专家给女儿“看看病”。孙女士说,女儿这几天不想去学校上课,几经询问才知道是因为班上的一名男孩说“喜欢她”,班上不少同学也把两人看做一对。结果老师不详细了解事情经过,简单化处理,轻描淡写的一句:“别自作多情”,把孩子弄得更加抬不起头来。
专家:心理咨询要有专业水准
在采访中很多校长表示,“心理咨询室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专业人才。”除了担心被同学笑话,很多学生及家长对老师专业性表示怀疑:“心理咨询老师有专业资格吗?”
近日,在交友中遇到困惑的高中生小星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不想兼任心理辅导员的校医将事告诉了小星的班主任,班主任又向其父母告了一状。小星感叹:“心病不但没治好,反而更加郁闷了。”哈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高源教授说,只有孩子完全地信任你,才有可能真正地帮助孩子跨越心理障碍。中小学的心理辅导老师要想得到孩子的信任,需要更多的专业技巧。
与小学生相比,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多。小宇是哈市道外区某高中的一名学生,在初二时用眼角余光瞄了瞄女同学的大腿,他认为这是“肮脏”的行为。这本来是一个小问题,但是由于缺少疏导和排解,最后成了心理问题。
“还应该加强对老师的心理学知识培训。”高源教授认为,老师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学知识过硬,才能保证教育的顺利实施。“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师源性的,就是指由于教师工作的失当导致学生发生问题。”
消灭盲区难有期
心理健康教育年年讲,但是年年都有学生因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极端事件发生。“这说明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很大问题。”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教育者最应该先“反省”,这个教育者不仅是指老师,还包括家长。同时一些学校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认识误区。采访中,多位教育专家认为,校园心理咨询室有名无实看上去似乎仅仅是缺老师的简单问题,实则不那么简单,其实是整个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没有拿到应该有的程度上来。
哈尔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马玉文谈到,不少学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额外的工作,是负担,甚至会冲击和影响教学。“升学率是硬任务,而心理健康教育是软任务,这是多数教育者的看法。”教育工作者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从根本上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升学率有重要作用。
“教室好弄,教师难配备。”学校教师本来就超编,上面不下拨专项资金和人头费,采访中一些校长也表示有苦难言。实际上,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是为了达标迎检而配备的。采访中,学校老师和相关人士指出,造成心理咨询室有名无实,除了学校认识上的问题,其中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性缺失是直接原因。
“导向是对了,但是缺乏可操作性,没有相关政策和相应支撑,下面实际操作起来的确很困难”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雷声大雨点小,“导致有令不行,有令难行,实际上是体制问题。”因为学校无法解决专项老师的编制,兼职的心理老师又不专业,追根溯源,师资力量匮乏和政策不到位使得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室有名无实,对学生起不到应有的辅导作用。为此,省人大代表刘克、哈尔滨市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纲等多位业内人士建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考虑解决心理卫生教师编制等问题,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中要求配齐心理健康学科教师,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学校心理咨询室有名无实的问题。
199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未配备合格心理咨询教师的学校,暂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02年,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咨询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大中城市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配置专职人员。对心理咨询或辅导人员要提出明确要求。
《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中也要求,每所学校要建设使用面积不少于18—38平方米心理咨询室专用教室,并相应配备教师。(刘梦新 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