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青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孩子幸福指数低位徘徊》的文章,引发了人们关于幸福感的探讨。如今的90后、00后一代,可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成长在物质条件极为丰富的环境中,吃穿不愁,家长们更是将其捧在掌心,有求必应。可本该幸福满足的孩子们,为何幸福指数会低位徘徊呢?
有研究表明,是缺乏幸福感的家长将其对于生活的种种不满传递给了孩子,加深了孩子的心理压力,甚至无形中剥夺了他们快乐的权利。特别是对于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中小学生而言,家长的情绪和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们的幸福感水平。从幼儿园阶段,家长们就开始精心安排,带着孩子穿梭于各种才艺班,生怕孩子的学前教育落于人后。上了小学又是各种名目的辅导班。到了中学阶段,更是苦心孤诣,句句话离不开中高考的话题。不少孩子反映,在这样沉重又单一枯燥的环境中,学习和考试似乎成了他生活的唯一任务,一想起来就会感到心烦,做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连生活都觉得失去了乐趣。
家长过分强化学习压力和责任,让孩子压力很大
还在上幼儿园的乐乐马上要上小学了,妈妈经常说:“现在能玩儿就多玩儿会吧,等以后上了学,可就没时间玩儿了。”每当别人问起乐乐想不想上学时,乐乐总是大声地回答:“不想。”问他为什么,乐乐说:“上了学就不能玩儿了。”
升入初三快两个月了,林林没有在12点以前睡过觉。因为妈妈规定他每天学习到晚上12点,还给他找来重点中学的考试卷让他做。每当林林学累了想休息一会儿,妈妈就会对他说,现在苦一点儿,将来就会尝到甜头。现在考上一个好高中比考好大学都难。只要能考个好高中,还愁上不了好大学吗?这样的话简直成了妈妈的口头语,只要一有机会,妈妈就会灌输给林林。
为了不让妈妈失望,林林总是学到很晚。第二天上课常打瞌睡。“像我这样的,班里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一到课间,大家都趴在桌上补觉。”
一项关于中国内地城市中小学生睡眠问题的调查显示,有七成以上中小学生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约有三分之一没有固定的睡眠时间。有些家长会像林林的父母一样,规定孩子每天除了完成学校作业还要写多少课外习题,甚至还强行规定孩子的睡眠时间。专家指出,连睡觉这项最基本的生活权利都保证不了,孩子们的幸福感体验自然不会强。
心理专家袁辛表示:“在校园中安静地学习,本就是幸福的一部分,是一种生活的权利。但现在家长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过分强化了学习的压力和责任,将学习诠释为将来安身立命和竞争的手段和工具,教育孩子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很容易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仿佛学习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无法以轻松的心态面对。”
成绩越好未必越快乐
有观点认为,中学生幸福感的高低,与学习成绩成正比,成绩好的孩子因为容易实现学习目标,所以会更多地体验到幸福,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丽丽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升入高三后,丽丽学习更加努力,因为能考上一所好大学是妈妈的心愿。可是就在前不久,她偷偷地跑到心理老师的办公室,向心理老师倾诉了她内心的苦恼。她觉得现在的压力大极了,周围的同学学习都非常刻苦,几个以前学习不如她的同学在这几次月考中都超过了她。爸爸妈妈虽然鼓励她,但是他们眼神中刹那的失望,还是被她捕捉到了。她感觉自己有些力不从心,常常有放弃高考的念头。可是她又不敢让父母看出自己的心思,因为在他们心中,她一直是他们的骄傲。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自我评价,一般在幼儿园阶段最高,从小学开始逐渐走下坡路,直到大学以后有回升趋势,也就是说高中学生的幸福感最低,特别是面临升学压力的毕业班学生,情感和心理承受力都会变得很脆弱。
袁辛提到:“成绩高低只是影响幸福感的一个因素,但并不一定成绩越高就越幸福。现实中有很多学习优秀却并不快乐的学生。当学习沦为一种纯粹的工具,让孩子完全丧失了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和乐趣,这就是家庭教育导向的失败,也应该引起关于教育制度和机制的反思。”
能睡上一天懒觉就是最大的幸福
河西区一所中学的班主任张老师说,她曾经在班会课上和同学们讨论过幸福感的话题。本以为对于高中的孩子来说,感到开心的事情应该很多。可学生们的表现却让她很意外——大部分的同学都觉得幸福很遥远。对自己近期的学习生活状况更是表现得很淡漠,认为没什么感觉,只有极少人会因学到新知识或是解答难题而感到兴奋。班会课结束后,张老师思索着孩子们发言的内容,为何现在的孩子们没有表现出这个年龄应有的开心和释然,他们的幸福感到哪里去了?
记者随机问身边的中小学生,他们认为什么是幸福?上小学五年级的萌萌说:“我家离学校很远,每天不到6点就要起床上学,有时还要加课,要是能睡上一天懒觉,不用早起,对我来说就太幸福了。”95中上高二的林涵表示:“对我来说,要是上学能不穿校服,可以随便穿自己的衣服就好了。”还有的学生说:“每天放学的时候还有周末不用上课最幸福。记得有一次傍晚上课时停电了,学校只好安排取消当天的晚自习,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当时全班同学竟然高兴得集体欢呼起来。”
面对如此简单的幸福标准,心理专家指出,这主要源于孩子们对目前生活现状的不满情绪,心愿无法自由达成的失落感逐渐降低了孩子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家长们要让孩子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教会学生自己寻找幸福的能力。
记者手记
幸福感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但对学生们来说,所谓幸福,无非就是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有的老师认为,孩子们离开了学校就应该是幸福的了。但实际情况是,中学生的生活相对单一,常常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课余生活少得可怜,而从学习中获得乐趣的体验更是难上加难。
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记忆,家长们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为他们灌输学习的紧迫感,仿佛未来的生活就是万里长征。毕业班的班主任们会一边翻着黑板上挂着的倒计时牌,一边安慰全班同学说,还有若干天你们就彻底解放了,似乎学生们正在承受无尽的折磨,而那段时间只能是熬过去的。
在家长和老师的口中,学习已被“神话”成一种形态,每个孩子都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他们即将面临的是艰难的长途跋涉和一项强制执行的任务。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孩子们还如何能从学习中找到兴趣,将其看作是一项轻松快乐的体验呢?
幸福听起来很遥远,甚至没有人能毫不犹豫地作出肯定的回答,但幸福其实也并不难实现。一道难题的解答,一次假期的旅行,一家三口围坐在桌边品尝的一顿晚餐,事先答应观看的一场球赛……也许就能换回满满的幸福。帮助孩子实现一个小小的心愿,找回他们脸上的笑容,对于老师和家长们来说,这才是比苛责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事。文/实习生 宋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