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报社的高薪工作,义无反顾地陪读十年,栽培出小提琴家女儿。这位被外界称之为“几近绝版的好男人”“真正的好爸爸”的人名叫孙生龙,如今,女儿孙同同在附中读高三,获奖无数,并被赞为“音乐才女”。
最近,孙生龙的新书《谁绑架了中国父母》正式出版,一时间,孙生龙成了媒体聚焦的大红人,有关琴童父亲陪读十年的报道屡见报端,不少人也提出质疑,孙生龙牺牲自我陪读十年,就一定是好爸爸吗?孙生龙却坚信“没有我就没有现在的女儿”,认为女儿是他苦心经营的一个项目,他是这个项目的总经理。对于外界关于陪读的各种质疑,本期周刊专访这位陪读爸爸,他有一句“至理名言”——“三懂”才能“三陪”,一个不懂孩子、不懂社会、不懂教育的大人,陪吃、陪住、陪学,是极其危险的。
家长要拥有学习和开放的心态
“中国教育一个很令人忧心的现状是,家庭教育延续了学校教育。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给家长布置作业,要求家长陪孩子做作业,检查孩子的作业,在孩子的作业上、试卷上、成绩单上签字。很多家长是被迫陪读的。 ”孙生龙如是说。
有意思的是,他把孩子身边的家长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始终积极阳光、有良好的心智模式、始终用行动带动孩子的行动、始终用成功吸引孩子的成功,100个里面最多只有5个这样的家长。一种是多少也有些文化、偶尔为孩子做对了一些事情、偶尔又做错了些事情,对和错的相加,等于0,这样的家长他称之为 “零和家长”,所占比例在30%左右。剩下的更多的家长,是不学习、不成长,始终消极、负面,给孩子的影响全是负面的影响,这很可怕。
在这位陪读爸爸看来,一个优秀的家长,不见得要特别懂得孩子的功课,也不一定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可是他一定要始终拥有学习和开放的心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成了不少事的人,一定要是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善待孩子的人。
做天底下最优秀的全职爸爸
孙生龙原先在南京工作生活。女儿如愿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附小了,要不要陪,谁去陪?一家人也是想了很久,讨论了很久。上海音乐学院附小,是个跟普通小学不一样的学校。孩子有文化课,有专业课,有演出。上课地点,一会在这个教室,一会在那个教室,一会在老师家,一会在剧场。孩子经常也是半天有课,半天没有课。
“陪是肯定要陪的。谁去陪呢?我的孩子在去上海学琴之前,一直是我爱人陪的。到上海了,专门陪了,工作都不干陪孩子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因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经历过太多的苦难和挣扎,深知道父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孙生龙告诉记者,住校的孩子,较多的与旷课吸烟谈恋爱有联系。上音附小附中陪读的多为女性,爷爷多半也是为了陪奶奶而去上海的。妈妈陪好不好?女性陪好不好?好不好都要看结果的。“我家是女儿,妈妈去上海,一开始是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女孩,不久就是一个女人和另一个女人,两个女人在一起,容易一个不服一个。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要培养他成人才成人物,都必须较多的融入些男人的特质在其中:男人的梦想和坚强。 ”孙生龙很清楚,女儿精神上需要爸爸的引领,爸爸做过老师,做过记者,做过领导,江湖经历多,会激发别人的梦想。女孩子的性别会有所局限女孩子的性格,进而影响她的发展,所以,女儿身边,爸爸陪好。当然,像女人的男人是一定不能陪孩子的。像男人的女人,是孩子需要的。女孩子需要爸爸陪,男孩子更需要爸爸陪,男孩子身边尽量不要妈妈陪。出于多方面考虑,孙生龙毅然辞去了工作,在“前方”当起了全职爸爸。
什么样的人才能陪孩子吃、住、读书?“三懂的人够格:懂孩子、懂社会、懂教育。没有谁天生就懂,那就缺啥补啥吧。”从走上这条艰辛陪读路后,帮助女儿实现理想,做天底下最优秀的爸爸,就成了孙生龙最大的梦想。
孩子真正需要心灵和思想陪伴
对于孙生龙牺牲自我,“十年磨一剑”的做法,社会各方也议论纷纷。有网友提出观点,这10年的陪读对孩子的成长真的有利吗?十年陪读的做法容易扼杀孩子的天赋和快乐,值得商榷。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被陪伴,不同的时间段里面需要大人给予孩子不同内容的陪伴。中国家长较多提供给孩子的是身体的陪伴、一日三餐的照顾,孩子真正需要的心灵陪伴、思想陪伴一直很缺失。 ”在孙生龙看来,孩子需要家长给予陪伴时,家长没有及时有效陪伴,那这样的孩子是要被耽误掉的,孩子不需要家长陪伴,家长还坚持陪伴在孩子身边,那对孩子就是一种绑架。
孙生龙认为,自己10年里面,最多给孩子的是精神陪伴、思想的引领。孩子专业学习小提琴,孩子的成长成熟成功,需要他做10年全职爸爸,他服从目标,服从孩子的成长需要,做了积极充分的调整。
“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像我这样做十年全职爸爸来陪伴孩子。也一定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够格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如果不知道为何而陪,不知道陪什么,这样的陪经常是比不陪还糟糕。 ”孙生龙说,孩子在上海,文化学习、专业学习的任务都很重,他依然坚持带着孩子四处游玩,并鼓励她尽量出国学习、比赛、演出。
陪读也要帮助孩子独立成长
孙生龙有个很特别的观点,陪伴不是束缚,陪伴孩子,也是为了帮助孩子独立、自由地成长。 “我做过中学老师,教育学中一个最基本的原理是:教是为了不教。我很明白,我陪也是为了不陪,我陪孩子的方向就是为了孩子更好地独立成长。方向性的东西不能错,很多家长就是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孙生龙说。
很多家长都在陪孩子学琴,陪孩子一起上课,录音录像,记笔记,不长时间以后,家长很快就成了半个老师。“我们家不这样,从一开始就和孩子明确得很清楚,学琴是你的事情,我们有时也会陪你去上课,但我们不帮你听课,课上得好和不好,跟大人无关。 ”与女儿约法三章后,她一直独立地用心学习着自己的小提琴。令记者感到吃惊的是,夫妻俩到现在都听不懂小提琴的音准。而很多一直帮助孩子听音准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后来的发展不见得会很好。这在学习音乐的圈子里面是件很好玩的事情。
上学是孩子的事情,还是大人的事情?孩子肯定回答是自己的事情。那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好吗?每天自己设定闹钟,自己醒来,自己去上学,好不好?孩子很爽快地答应了,但第二天闹钟响了,孩子没有醒,孙生龙就是不喊她,她终于醒来了,上学迟到了。第二天,闹钟再响时,她就准时醒来,按时到校了。
孙生龙还举了一个例子,2006年,孙生龙陪女儿去法国参加梅纽因小提琴国际比赛。为了培养女儿的独立性,孙生龙向女儿提出做一个游戏,“从现在起,你就假想爸爸得了老年痴呆,并且你要将爸爸安全带回中国”。女儿同意了。去餐厅用餐,游塞纳河,登埃菲尔铁塔,女儿始终走在前头,遇到困难时就自己想办法解决。孙生龙一路跟在女儿身后,看到女儿凭借自己的力量找到去机场的路线时,心里不免欣慰和感动。
至于家长在孩子身边陪孩子,陪什么? “一定要去陪整个学校和社会没有及时给到你孩子的营养和功课。 ”孙生龙举例说,性的教育、钱的教育、爱的教育、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耐挫能力的养成,这些都是目前中国社会和学校不能及时有效给到孩子的教育。家长要做相应的补充工作,孩子才能健康成长。(记者 钱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