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前班开始,每年收到的成绩单上,都会有非常多的篇幅描述孩子的社会能力发展情况。用安妮老师的话说,这些和数学、阅读等学科知识一样,都是孩子们需要学习的。
安妮在加拿大小学的成绩单,密密麻麻好多页,真的是很复杂。除了学习能力方面的描述之外,占据很大篇幅的是社会能力(Social skills)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描述。除了上文说的尊重以外,还有其他很多具体的要求,比如:
1.听从指令。课堂上是否能集中精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是低年级孩子的评价标准之一。是否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课堂上的纪律情况等也是要重点学习的内容。记得安妮二年级的时候对ESL课(英语国家为母语非英语的人开设的课程)不感兴趣,上课就和同学交头接耳,被老师请到走廊不说,还在成绩单上记了一笔。
2.是否遵守规则。以前以为国外孩子非常自由,后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比如做作业的时候不能干扰他人、户外活动的时候不能对他人有攻击性行为、不能嘲笑别人、有事提前举手等,如果没有按照规定去做,就会有老师警告,严重的会被记录在案,而这些内容非常有可能被记到成绩单上。
3.自我控制能力。用安妮老师的话讲,孩子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到逐渐能控制,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能要求孩子都能控制,比如有的孩子会经常控制不住在课堂上讲话,有的孩子会控制不住去骚扰别人,这些都是需要学习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所以,帮助孩子学会这些内容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会把孩子的进展情况写到成绩单中。
4.责任感。从照管自己的财物、书本、笔等开始,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再扩展到对其他方面的责任。和中国的班干部制度不同,加拿大的班干部都是轮流的。这样可以经常性地为孩子创造很多负责任的机会,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而这个能力的进展情况,自然也会作为考评内容。
5.与他人的合作能力。这在北美非常受重视。从幼儿园开始,就会有很多项目设计来锻炼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上学以后更是如此。有时候提早去学校接孩子,从窗户望去,经常能看到几个孩子围在一张桌子旁一起弄着什么。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发展成为小组一起做课题。重视每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让孩子学会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集体做贡献。同时也包括解决冲突的能力等。这一点,自然也是成绩单的重点。
6.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这一点既包括接受新事物的信心和能力,也包括独立完成作业、有效利用时间、条理性、注意力集中情况、努力程度、课堂参与程度等方面的能力。用安妮老师的话说,这些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比成绩本身更重要。孩子需要引导,他们更看重的是孩子的进步过程,而不是结果本身。也因此,一般对于孩子的结果,成绩单上都轻描淡写,做得好的就说符合要求或者达到标准,至于高出标准多少老师不告诉你。而对于有待提升的部分,则会说得更详细,甚至会在和老师见面时重点给出建设性意见。
成绩单仅仅是孩子行为结果的一个反映。在学校日常生活中,老师会非常重视从以上这些方面观察孩子、引导孩子,示范正确的做法,确定规则。据一位老师讲,在这些方面老师做得如何,也是老师评定考核的标准之一呢。
北美对社会能力非常重视。他们认为:社会能力是儿童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儿童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性,而且还影响着儿童未来的社会生活。一个社会能力差的孩子,即使学业能力很好,将来也难以获得成功。
同学习学科具体知识一样,社会能力也是在学习中获得的,所以,也是老师们要重点示范并且创造条件让孩子有机会模仿练习的内容。因此,北美的学校会有很多的活动(Activities),这些活动就是学习和实践社会能力的场所。很多以前被我们中国人传说的“西方教育就是玩”,其实恰恰是学习这些能力的过程。
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比如课堂上的多人游戏,比如分小组的活动,都是学会倾听、学会理解他人的观点、学会交流,学会展示自己、学会谈判与妥协的课堂。
因为很多能力来源于同伴交往,所以他们创造很多玩的机会。比如每天的Recess(也就是户外活动时间),除非大雨滂沱,一般情况下都要把孩子们赶到操场上去,教室里不能留人。在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并保持友谊,适当地应对来自同伴的压力,训练解决冲突的技巧。
记得安妮开始的时候有了矛盾会去找老师,后来老师告诉她哪些问题来找我(比如Bullying,也就是欺负人的行为),哪些问题你们自己解决。有的时候会有双方一起找老师的情况。老师会帮助孩子们分析,最后让孩子们自己得出对错的结论。一般情况下,老师绝对不会说,小孩子打架,不用管。但是一般也不会替孩子们去处理,都会有一个规则,这个规则一回两回逐渐地在孩子心里建立,以后慢慢地需要别人解决的时候就少了。所以安妮说,一般一类问题,老师解决的办法差不多。这对孩子规则意识的统一非常有帮助。
本文摘自《出国不出国--北美金字塔教育的启示》第一章第二节《加拿大孩子的成绩单》p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