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多数中国民营企业家而言,“子承父业”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第一选择。然而,“二世”是否愿意以及能否接好这个“接力棒”势必对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余明阳教授带领团队对182家中国最优秀家族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在多家媒体以及论坛中深度剖析了中国家族企业“接班人”的困惑与出路。一时激起千层浪,该调查结果被众多专业人士广泛引用并引发热烈讨论!
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余明阳教授团队近期做的调查显示,仅18%的“第二代企业家”愿意并主动接班,82%的“接班人”不愿意、非主动接班。其重要原因是他们看到父辈们太多的辛苦与无助。
“因此,优化民营企业家生存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家,让社会充分尊重成功者是社会宏观管理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余明阳表示。在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王方华教授主持的“深度思考”系列论坛第二期上,余明阳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家族企业进入‘二世’时代 ‘接班人’的困惑与出路”的专题演讲。(“深度思考”系列论坛将对中国企业发展中的热点现象、突出问题进行深入钻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研究,形成独到的观点并陆续发布。)
余明阳指出,中国家族企业已经进入“二世”时代,在未来的十年内将全面进入接班时代,而包括家族企业在内的中国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最活跃的要素,其接班人的状态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前途。
余明阳教授主持调查了样本企业182家,均属于中国家族企业中最杰出的企业,均在同行业排名前3位。其创始企业家平均年龄52岁,未来10年,都将进入或者已经完成接班人产生与权力交接过程。余教授与现场听众分享了研究成果,包括:接班人的特点;接班人问题的深层难题;两代企业家的差异性;六种接班模式。
余明阳分析说,中国民营企业的接班人们大多具有国外 () 背景或在国内名校获得学位,视野开阔,多数具有领导特质。然而,与“草根”父辈相比,他们缺乏企业草创时期的磨炼,同时在企业里身份特殊,压力较小。又因父辈创业忙碌,在孩子成长阶段较少与他们交流相处,很多接班人养成较强的自我个性,性格往往走向与父辈传承或互补的两种极端。此外,与父辈创业时有一群患难兄弟相辅佐不同,大多数接班人所交的朋友是共同享乐的酒肉兄弟。同时,大多数接班人受网络影响深刻,具有新新人类内心孤独、自主感受强烈等文化特质。他们钟情于“虚拟经济”,对于网络、电子商务、盈利模式、VC、PE等投资方式兴趣浓厚,对创办实业、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等则兴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