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教育家林砺儒先生就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北京师大附中)校长,他在发表的就职演说《我的中等教育见解》中说道:“少年身心之发育甚盛,人格活动之范围日加扩张,几几乎对于人类所有之经验都要发生趣味,所以中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少年人格之放射线到各方面去。……我认定理想的中等教育,是全人格的教育,绝非任何职业之准备。要全人格的陶冶受得圆满,那么将来的个性分化才算是自然的……”
90年后的今天,北京师大附中刘沪校长在积极践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认真梳理提炼百年附中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吸纳时代的内涵,把“全人格教育”的理念发扬光大,提出了“全人格、高素质”的育人目标,确立了“保持国内一流,争创世界先进”的学校发展定位,把“学校自主,教师自尊,学生自治”作为学校创新发展的基础,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最适合的教育,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力争把学校办成一所能够反映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最新最高水平和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示范性中学。
从中国名校丛书《北京师大附中》卷的编辑,到《100个附中人的故事》对杰出校友的事迹展示,再到钱学森纪念馆的建设;从2500年前奴隶社会时期的“杏坛”,到封建社会的私塾和百年前的民国小学,直至目前的现代化学校和正在筹建的“未来教室”;从北京市示范性高中的创建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再到北京市自主排课和自主会考实验校的申请,还有名师建设工程、钱学森实验班的建立等等一系列新点子的提出和实施,刘沪校长在对学校优良传统的内涵进行探究、反思和追问中,把中国教育的典型场景浓缩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注重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实现了历史与未来的链接。
立足现实 回到教育的原点
1965年,刘沪考入北京市第四中学。1971年,刘沪留校做了一名数学教师。1978年,他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带着工资上大学。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师范大学,做了16年的教师和管理工作。1998年,被任命为北京师大附中校长,争办示范校成为了他上任后的头件大事。
当时,在北京市第一批高中示范校建设方案申报时,全市确定了10所首批建设学校,作为百年名校的北京师大附中,因为占地面积只有33亩,而被排斥在外。面对这个严峻的挑战,刘沪校长毫不气馁,他决心变压力为动力,主动出击,千方百计地扭转被动的局面,加快示范校建设的步伐。
教育部、北京市、原宣武区和北京师范大学等领导对北京师大附中的发展都十分关心,原宣武区人民政府克服重重困难,把一墙之隔的宣武实验小学搬迁,将其校园划归北京师大附中使用,使学校的占地面积基本上达到了示范校建设用地45亩的标准,被北京市教委确定为第二批示范校建设单位。
有了土地,刘沪校长抓紧规划和设计新的设施,继续争取资金的支持,着手校园建设。与此同时,根据示范校软件建设标准,认真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在原有基础上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001年,北京市教委开始首批示范校的验收工作。刘沪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认真讨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申请与第一批示范校建设单位一起参加验收。这一申请得到了市区教委的大力支持,当年的12月19日,师大附中迎来了示范校专家组的考察和验收,专家组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002年9月,北京市教委正式发文,北京师大附中和其他13所中学一起被认定为首批北京市示范高中校。
2003年,刘沪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又一次积极开展工作,终于促成原宣武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签订共建北京师大附中协议,将和平门中学与北京师大附中合并,和平门中学的22亩校园并入师大附中。3月21日,北京师大附中办好了和平门中学并入的所有手续。几天之后,北京市爆发了“非典”,学校全面停课,一停就停了将近半年,学校合并有惊无险。历时5年的时间,刘沪当校长之初的学校发展设想终于得以实现。
按照国务院要求,2003年和2004年,北京师大附中实施高中扩招,每年招生达到16个班720人,全校学生的人数超过了3000人。扩招带来了扩建,目前,学校美丽的校园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大部分是那次扩招扩建打下的基础。
2007年,北京市高中启动新的课程改革。刘沪校长又一次抓住机遇,在学校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下,在全校教师的支持下,将一整套课改实验方案提交北京市教委。在一系列考察评审之后,北京师大附中和其他7所普通中学一起,被北京市教委确定为新课改自主排课和自主会考实验校。
机遇总是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刘沪校长立足现实,清醒地观察到了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机遇,并适时地抓住了这些机遇,促进了学校的大发展,这样的进步和收获往往是平时难以得到的,其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2001年,结合学校的百年校庆,刘沪校长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面向新世纪的北京师大附中”的口号。一方面,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旨在提醒全校师生,要传承北京师大附中100年来的辉煌成果,在下一个世纪发扬光大。
2002年,在北京师大附中被确定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校之后,刘校长进一步提出“保持国内一流,争创世界领先,建设高水平示范校”的奋斗目标,引领着学校师生继续前行。
2006年,刘沪校长把本年定位为“教育教学质量年”,号召教师“安安静静办学,踏踏实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倡导“教职工人人成为本职工作的专家”,确立了以“人才、质量、和谐”,“继承、创新、实干”为关键词的学校工作主题,提出了“全人格、高素质”的育人目标,把北京师大附中建设成“最适于学生发展和最适宜教师工作的学校”。
通过十几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刘沪校长的教育思想基本形成。在他看来,当前教育最大的缺失是人格培养的问题,其次才是知识和能力问题。由于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市场经济规则的影响,独生子女的天然缺失,安全责任对学校实践活动带来的限制等,使得少年儿童以至青年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过去多得多,人格的成长也达不到理想,学生依赖家长、依赖学校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一次,刘沪校长在杂志上看到北师大石中英教授的文章,说创新也是一种人格。刘校长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他说:“没有创新,人类就不可能离开‘周口店’,哪有今天这样五彩缤纷的世界。”
在办学实践中,老校长林砺儒先生推行“全人格教育”,把人格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以健全的人格带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以“诚、爱、勤、勇”的校训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健全人格的要求。刘沪校长补充了“创新”的因素,把“诚、爱、勤、勇”加“创新”作为全人格的基本构成,成为学校育人最重要的内容。
追溯北京师大附中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前身是成立于1901年11月的五城学堂。1902年壬寅学制颁布,是我国学校教育现代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五城学堂更名为“五城中学堂”。我国使用“中学”这个概念,也正是始于此。
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公立中学,五城中学堂的开创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她的很多规章制度和做法对后来的中学堂具有典范的作用,确实可以说是中国现代中学教育发展的“原点”。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并于同年颁布了新学制,五城中学堂变更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简称北京高师附中),成为中国教育教学实验基地。随后,北京高师附中在中学教育领域开创了多个“第一”,引领着中国的中学教育迈向一个个新的起点。
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就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刘沪校长认为,学校教育首先要立足于人的成长,然后才是培养学生成为哪一方面的人才,自然而然的结果就是为国家、为家庭、为个人的发展做出贡献。教育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的,还是只强调把学生打造成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或工具,刘沪校长认为这是两种教育思想的分水岭,他坚持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