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使得北京师大附中的“自动化”管理逐步实现了从人的管理,到制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过渡。如果我们把学校比作一个交响乐团,校长就像是指挥,各部门的工作像不同的声部,每种乐器都有高手演出。平时要抓紧训练,乐手在演奏时可以尽展才华,指挥要掌握演出的节奏,提示各类乐器适时发出美妙而又和谐的声音,掀起演奏的高潮,学校的生活就像一曲美妙动听的交响乐。
“对学生发展负责”的课程体系
课程和教学是学校育人模式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实现“全人格、高素质”育人目标的重要渠道。北京师大附中通过课程的设置、开发、实施和评价来实践其特有的办学理念,并传承其独有的学校文化。
北京师大附中的课程体系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体现时代特点的新元素,既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人发展的需求”,又体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设置全面、均衡、多样、可选择的课程,一方面使学生健康发展,并具有继续发展的意愿和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社会人”的培养,使他们能生存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把自己的命运与社会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为此,北京师大附中构建以国家课程为核心、以校本课程为有效补充的课程体系,使学生亲历道德生活、人文与科学生活、艺术与体育生活,让学生充分汲取学校百年积淀的文化精华,实现学校“全人格、高素质”的育人目标。
刘沪校长介绍说:“我们的课程分为必修、必选和任选三种类型,包括学科课程与德育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是共同基础课程,包括国家必修课程和我校校本课程‘英文写作’‘鲁迅专题阅读’‘体质健康’‘音乐艺术鉴赏’;必修课程是群体特色课程,包括侧文学生必选的‘科学’、侧理学生必选的‘社会’、全体学生必选的德育‘青年志愿者服务’,每门课程包括包括多个并列的子模块,学生必修此门课,但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块;校本任选课程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发展特色。”
北京师大附中的任选课程包括“学科拓展延伸”“专项技能精深”“学科融合”“活动课”四种类型,涉及“语言文学”“数理科学”“历史文化”“经济”“健身技能”“艺术技能”“信息技术”“塑造人格”八个领域,近90门课程。
与学科课程相比,北京师大附中的德育课程更加注重教育的整体性、综合性与实践性,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学校“做三人”“树三观”“立四能”的德育目标,学校的德育课程包括传统德育课程、校园文化活动、学科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以及德育选修课程等,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和长远发展,力求把学生培养成为道德上的“完人”,为学生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石”。
所谓“做三人”,指做中国人,做现代人,做附中人;“树三观”,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义利观、享乐观;“立四能”,指让学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趋利避害的能力,自我设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人际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对学校自身传统和文学名人辈出的传承,同时又利用了学校地处宣南文化的核心区域这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学校背靠前门、大栅栏文化街区,南接琉璃厂文化一条街,隔墙有北京最古老的戏楼——正乙祠戏楼,数步之遥有湖广会馆、纪晓岚故居,就近有林则徐故居、康有为故居、梁启超故居、绍兴会馆……
一位学生在学完《纪念刘和珍君》一课后,在网络平台上留言道:“鲁迅先生是冰冷的么?大概有人这样认为吧?时时刻刻紧蹙眉头斗争着,不得一刻安息的斗争者,永远背负着沉重的责任与黑暗,这样的一个人,大概没人愿意亲近吧。然而当我在暗夜中虔诚的含泪伫立在先生的文字前,或者情不自禁伸出手去触摸那冰冷的文字和那文字中的精魂,却隐隐地感受到激荡的热流和温热的哀伤。”
当这样深沉的文字从一个高中生笔下汩汩流出时,说明学生与鲁迅先生在精神上、心灵间取得了极大的共鸣,也恰恰证明了北京师大附中“大语文观”教学的成功,缤纷语文“大”课堂为学生发展谱写出“唯美”和“人文”的乐章。
此外,自由而规范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五彩纷呈的特色校本课程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意愿表达,满足了学生对课程深度和宽度的个性需求,使学生的学习与自身的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了学生的生成体验,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底蕴丰厚、风格大气的学校个性
北京师大附中是中国第一所公立中学,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光荣的发展历程,使它成为我国近现代基础教育的缩影,并有条件肩负起中学教育开路先锋的重任。十几年来,刘沪校长始终高度重视师大附中学校文化的发展。
根据刘沪校长的创意,北京师大附中修建了仿孔孟年代教学场景的“杏坛”,克隆了封建社会的私塾——“三味书屋”,复原了民国时期的小学教室,再加上现代化的校园,“四室同堂”,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型的“中国教育博物馆”,一头挽起了历史,一头通向明天。
中国教育是一条河流,下游汪洋浩渺,必有中游的波浪翻滚、源头的汩汩涓涓。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整体思考,刘沪校长在北京师大附中在学校改造和扩建时,恢复了原有的古代建筑,并把杰出校友事迹展示融入学校的建设之中。
作为是师大附中中国古代文化研修室的“杏坛”,是参考各类文献资料仿建的具有春秋战国时期建筑风貌的孔子讲学场所。室内正前方授业台的背景为刻有《论语》的竹简,中央挂着唐代五道子画的“至圣先师”孔子像。台上立书案,为孔子讲课所用;台下有蒲团,供弟子听课时倨坐。室内还悬挂有道家、法家、墨家等代表人物的画像,陈列有反映诸子百家重要思想观点的语录。室外银杏树数株,树下围木凳,供小憩宴学之用。
“杏坛”不仅是奴隶社会教育场所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很多教育思想和教育原则产生的源头。时至今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等仍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诸如“学而知之”“温故而知新”“三省吾身”“见贤思齐”“循循善诱”“不耻下问”“博文约礼”等教育思想和方法,于今天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作为师大附中鲁迅文学研修室的“三味书屋”,是从鲁迅故乡绍兴“克隆”过来的,且有所扩展。它可以看作是封建社会私塾教育的代表,并因为和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相联系而名闻遐迩。从鲁迅先生温暖的笔触和众多的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三味书屋”对鲁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塾师寿镜吾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以及认真、宽容、为人师表,仍然可以为今天的老师带来启发。
1924年1月,鲁迅先生应北京师大附中校友会邀请,到校作《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阐述了他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思想: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想要天才的产生,一定要有使天才生长的民众。细细品味,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震耳发聩的警示意义。
从“三味书屋”再往南,是校园内唯一一个中西风格合璧的建筑——红楼,原为北京师大附小的教学楼,邓颖超同志曾在此授课,科学巨匠钱学森也曾在此读书学习。此楼划入北京师大附中后,用来筹建钱学森世纪事迹展览馆,后更名为“钱学森纪念馆”,温家宝总理亲笔题写了馆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为纪念馆馆名石揭幕。纪念馆共有5个展厅,分为“中华之光”、“人生基石”、“海外赤子”、“科学巨匠”四大部分,采用丰富的展览形式,通过图片展示、文物复制、事迹绘画、人像雕塑、景观布置、多媒体影音及数字化互动设施等多条途径,展示了校友钱学森从一名少年到对国家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大师的成长之路,钱学森在北京师大附中6年的求学生涯为展览的重点。展览馆前,矗立着一尊高约2米、基座高约0.5米的“青年钱学森”铜像,反映了在北京师大附中就读时期,青年钱学森的精神风采和理想追求。
钱老是国家的栋梁,也是北京师大附中的瑰宝。在他身上集中体现出北京师大附中的精髓和灵魂。学校建设“钱学森纪念馆”的过程,乃至后来“钱学森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创办,既是对钱老求学经历、人生道路的追寻和探究过程,又是对学校文化的梳理和提炼过程,使今天的学生了解前辈学子在北京师大附中学习成长的经历和经验,使今天的教师认识众多前辈教师在学校发展史中留下的足迹和精神,进而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加强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换一个角度来观察北京师大附中的建筑风格,你会有另外一种感触。从校门外望进去,首先看到的是古老的校门和几排古建风格的房子,分别是“杏坛”和“三味书屋”。再往里看,高大的现代综合教学楼挡住了向东的视线,但南北校门和综合楼北侧留有的空间可以透视校园深处。这种空间布局,既给人以参差错落、古代与现代交相辉映之感,又避免了完全阻断空间或一览无遗两种审美极端,造成了视觉上的层次感和心理上的神秘感、期待感,充分体现了直露和含蓄的结合之美。
校内空间更是富于想象和变化,竹木掩映,古色古香;曲径通幽,别有洞天。中国传统美学上的明与暗、隐与现、拦与放、闹与静,在这片不大的校园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的各个空间,不仅承载了不同的实用功能,又恰到好处地形成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美学效果,启人心智,给人以丰富而独特的审美享受。
北京师大附中追溯中国教育的源头,是为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为师生建立完整的历史感,塑造文化性格,提供学习思考的触发点和生动的环境。刘沪校长抓住了学校改扩建的机会,充分利用既有条件,精心规划设计,营造出既彰显教育场所品位特征,吻合百年老校厚重格调;又极富现代气息,深具审美教育价值的美丽校园,为实施全人格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无处不体现着他的心血与对北京师大附中的爱。
厚积薄发 建“宜学”“宜教”学校
早年,刘沪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数学系读本科,后到教育系读研究生,除了数学专业以外,刘沪选学了几乎教育类所有的重要课程,诸如“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学”以及“伦理学”和“美学”等课程,为他后来的办学积淀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在美国留学和日本的进修学习,也拓宽了他的开放性国际化的教育视野。
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以后,他还是觉得书读的太少了。当校长以后,他主张各学科的权威应该是本学科的带头人,在讨论教学问题时,他一向尊重学科带头人的意见。刘沪校长和领导班子认真分析研究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国防水声事业奠基人汪德昭、天文学泰斗陈遵妫、科学史界泰斗席泽宗、国学大师张岱年、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一代史学宗师郑天挺、著名社会活动家王光美等100位著名校长的成长历程,充分挖掘师大附中的优良传统和文化遗产。在刘沪校长倡导下,编辑出版了《100个北京师大附中人的故事》丛书4辑,提出了“厚积薄发”的观念。
“厚积薄发”体现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就是合理搞好每个教研组的人才组合,精雕细刻每位教师,还先后送几十位教师出国学习工作一年;体现在学生培养上,就是多为学生创设更多有益的教育活动和体验,创设更好的成长环境;体现在教研活动上,就是注重教师个人、备课组与教研组各层次教研活动的效果,通过承接全国、全市的各种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体现在中该考成绩上,就是反对单纯应试,而是合理安排好学生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体现在学校建设上,就是不求一次性完成,而是成熟一项发展一项、建设一项,注重设施的实效,提高建筑的品位与和谐一致。
一位英国的校长参观完学校后,这样评价说:“没来北京师大附中以前,一直以为世界上最好的学校在英国,现在转变了,我对你们师生的高素质非常佩服。”
有一位国内名校的校长,专业水平很突出,历来看问题眼光很高,从来不会奉承别人。他到北京师大附中参观交流后,对刘沪校长说了这样一句话:“这儿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学校。”
闻听此言,刘沪校长非常感动,但他并没有陶醉在赞扬之中。他在思考,究竟建成什么样才真正是一所理想的学校呢?其实,建设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学校一直是他长期以来探索的课题。
在传承老校长“全人格教育”的基础上,刘沪校长借助创建“宜居城市”的思路,提出了“建设‘宜学’‘宜教’学校”的想法,即“要把学校建成最适宜学生学习、成长的学校,建成最适宜教师教学、工作的学校。”
在他看来,“适宜”就是最好的。学生满意的学校,是使每个学生都有提高、都能愉快生活的教育环境,学校要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成为走向未来最好的排练场。教师满意的学校,是使每位教师各得其所,感受职业幸福,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创建“宜学”“宜教”学校这一理想目标的建立,既体现出师生的主动性,也明确了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发展建设的方向,指导着北京师大附中方方面面的工作,从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出发,有利于教师做好教育工作出发,设计和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教学活动方案。
面对北京师大附中这所百年名校和她的优良传统,刘沪校长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守望者,他也经常给老师们讲“守望者”一词的来历。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描写一个男孩子,表面上看是垮掉一代的代表,但在这个男孩的内心深处却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想寻找一片巨大的麦田,让孩子们在麦田里尽情游戏,自由狂奔,他守在麦田边的悬崖旁,看孩子们有危险时就把他捉回来。
刘沪校长深知,塞林格笔下的那个男孩是渴望自由自在的成长,是对旧教育束缚的反抗,也是对理想教育强烈向往。刘沪校长的守望,是要继承传统教育的精华,打碎那些束缚学生的桎梏,让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让孩子们充分发展,健康成长。
开拓创新的精神、广袤的国际视野,使得刘沪校长能够审时度势,把“全人格教育”发扬光大,从国内教育和国际教育的高度为学校未来的战略发展制定规划,并进行卓有成效的实践,努力实现学校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精品化、国际化”,使北京师大附中继续走在了中学教育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