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附中,隶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全日制完全高中。现有教学班34个(初中18个班,高中16个班),学生1200余名,教职工140余人。
北航附中是京城唯一一所名副其实长在大学里校园。它身处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这所著名高校的校园一隅,共用大学的大门、食堂、操场,浸润在大学浓郁的学术气息和航空航天高科技的创新氛围中,享受着北航大学多方面的优质资源,拥有着有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良好环境。
自2006年与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办学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改革措施方面有哪些新的变化?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北航附中,与该校于秀娟校长进行了面对面访谈。
【校长传记】
于秀娟,中学高级教师。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91年调入人大附中工作,一直教育教学双肩挑,担任了6年班主任和9年年级组长,一年校长助理,一年校内副校长。尤其是2002年、2003年、2005年和2006年,一直担任高三年级组长。2006-2008学年作为校长助理和高三年级组长一起抓高三工作。在她担任高三年级组长期间,人大附中高考成绩连创辉煌。2009年6月开始担任北航附中校长。
【教育新理念】 成就“star”双目标
走进北航附中,人们就会看到醒目的“STAR”标志。这是2009年6月,于秀娟校长上任后,带领着学校的干部和教师反复思考,确立的学校新的发展目标。
2006年,在北航大学领导的积极协调下,北航附中与人大附中签署了共建协议,人大附中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对北航附中的发展规划、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师资建设、干部培训等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和指导,以促进北航附中的全面发展。
2009年6月,受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的委派,于秀娟离开了她工作多年的人大附中,就任北航附中校长一职。
在与学校领导老师进行充分地沟通和交流后,于秀娟校长渐渐了解到北航附中不乏优秀、有才干的教师,教师们一方面怀念美好的过去,一方面又觉得学校发展起来很困难,信心不足。
作为新任领导,于秀娟校长把初步的工作重心放在转变教师思想上。
在第一次全校大会上,于秀娟校长就提出了三种精神,即团队合作精神,科学研究与课堂落实,拼搏奉献精神,以此引领北航附中快速前行。
通过开展一系列认真细致的工作,以及教师的积极配合、同舟共济,北航附中教师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对学校的发展信心重新被拾起。北航大学的领导前来视察时也明显感到北航附中变了,变得有朝气了、有活力了。
面对新的教育形式,于秀娟校长和全校干部、教职工一起,重新确立了学校新的校训、培养目标和核心价值观。
校训:通古今识,立凌云志,明是非理,成栋梁材
在校训的确立上,学校意在根据当下形式从见识学问、志愿理想、价值取向和未来抱负四个维度激励和劝勉在校学子。
办学目标:成为“STAR”的北航附中
Stage (舞台) 绽放青春光芒的舞台
Territory (领地) 开垦自主创新的领地
Airship (飞船) 承载未来梦想的飞船
Richfield (沃土) 汲取知识养分的沃土
育人目标:成就“STAR”的北航附中人
Sciential (科学的) 热爱科学,求真求实
Talented(才华横溢的) 全面发展,突出特长
Altruistic (无私的) 尚德崇礼,心怀祖国
Rational (理性的) 理性睿智,明辨是非
于秀娟校长告诉记者:“我常常提起的三句话就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资源,发展科技特色;打造小而精的生态校园。这就是北航附中人给自己学校的定位。”
这些新理念、新目标的确立,给这所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于秀娟校长的领导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2011年3月,北航附中被评为“海淀区高中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同年4月,北航附中被评为“海淀区示范性普通高中”。2011年12月北航附中获得“北京市科技示范校”荣誉称号。
【教育新改革】 成立高中通用航空科技教育实验班
2012年4月20日,自北京市教委批准北航附中开设“通用航空科技教育实验班”以来,北航附中多次成为国内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9月8日,学校为首届“通航班”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
为什么要开设“通航班”呢?于秀娟校长解释说:“其一,为国家培养通用航空事业后备人才,从高中阶段就把心怀蓝天梦想的学生带到翱翔的起点;其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航空航天领域科技人才;其三,探索大学中学联动培养创新后备人才模式,发展北航附中的科技教育,体现办学特色。”
“通航班”是北航附中经过缜密的思考、科学的研究和充分的准备后才开设的。2011年,学校针对普通高中生进行了近一年的通航选修课试验,他们对通用航空的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课程开设中,北航附中与北航飞行学院的合作也进行的非常顺利。这一切,都为通航实验班的开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让学校的管理层和教职员工对通用航空科技教育的开展更有信心。
与此同时,北航大学也对学校的通航班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北航大学校长怀进鹏院士亲自担任实验班领导小组组长,并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实践机会、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住宿等方面对我校通用航空科技教育给予全方位支持。实验班学生将享有北航飞行学院等21个院系、2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宇航学院等重要航空航天学术机构及国内外一流航校的平台支持,可选修相关大学课程,进入科研院所、实验室,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科研实践。
于秀娟校长告诉记者:“在实验班的课程方案中,我们对普通高中学生必修的每一门课都进行了细致的安排,甚至每周校内一课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实践活动都进行了规划,保证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还开设了通用航空概述、飞机原理及性能、飞行实践、空中领航、航空气象、航空心理学、航空科研等课程,其内容从通航科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实际操作,层层相连递进。
在实验班的师资上,北航附中尝试进行双指导团队制度,即由大学教师团队与北航附中的优秀教师团队联合,共同对“通用航空科技教育班”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教学指导。同时借助人大附中、人大附中分校、北航附中三校课改实验联合体的力量,三校统一备课、资源共享,为北航附中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教研平台和更为自主的教育教学空间。
首届,“通用航空科技教育”实验班,虽然招生规模很小,但它却是普及航空知识、培养通航人才的星星之火。它开启的不仅仅是北航附中的特色办学之路,也将为心怀蓝天梦想的学子插上翱翔的翅膀,更将为国家的通航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校长讲述】 换位思考是工作的法宝
我觉得自己的命特别好,因为北航附中有一支特别优秀的教师队伍,老师们都很敬业,都很好,来到学校3年多了,我工作得特别愉快。
只要没有外出开会和参加活动等工作,每天早上7点30分左右,我都会准时来到学校,两个教学楼走一圈。这样老师们有什么问题,在聊天中我们就可以进行交流、沟通,问题就解决了。
我认为在工作中,换位思考很重要,可以说是我工作的一个法宝。无论是我当班主任、当年级组长,还是现在担任校长,我都非常重视换位思考。我认为,很多时候产生矛盾,都是因为缺乏有效、流畅地沟通。
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在处理这个问题之前,我常常会站在这个学生的角度上想一想。这样,我就从来不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主观上也没有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因为你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也会模仿你,学会站在你的角度考虑问题。
记得我在人大附中,接受某届高三年级组长的时候,就有老师提前给我打预防针,说有一个学生问题怎么怎么多。我呢,就特别了解了一下这个学生,琢磨怎样做这个学生的工作。
我注意到这个学生高一高二会考的成绩都是“良”,觉得这是个不错的话题,就在开学后的一天,我和这个学生在办公室聊起了天,我说:“你太棒了!很多科老师认为你会考会不及格呢,可结果全都是‘良’,这说明你的学习能力方方面面都很强,很有潜力。只要你端正学习态度,拼搏一年,肯定会考一个很好的大学!”
这学生当时一下子就愣住了。你想啊,他肯定以为我这个年级组长是来找碴的,没想到是来表扬的,他的心理落差得多大啊!
第二天,这位学生的家长就给我打来电话,说:“于老师,孩子昨晚一回去就跟我念叨:‘于老师今夸我来着,于老师挺关心我的!”
这个学生高三一学年真是表现挺好的,见了我就笑着和我打招呼,学习进步也挺大的,后来考上大学后,还时常惦记我。
我为什么要跟这个学生说这些呢?我想,这孩子从高一到高二,估计没几个老师表扬过他,听到的全都是批评。偶尔我表扬他一次,而且还具有针对性,他不就听进去了吗?
当了北航附中校长以后,我也是多和干部教职工们接触,多听大家的意见和想法。记得有一阵子,我经常听到有同事在说起某件事情,或是处理某个问题的时候,就会说“这是校长说的”。我就思考这个现象,为什么大家会这么讲?
后来,我就在中层干部会上,还有学校的大会上,谈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给大家讲:“如果你认同校长的观点,那么,以后就不要再提‘这是校长说的’,这时候校长的观点就是你的观点。如果你不认同校长的观点,你可以和我进行沟通、交流,让我听听你的看法。”
【故事】 比儿子起得还要早
于秀娟校长有一个儿子,在人大附中六年的学习中,他一直凭借着出色的成绩稳居年级第一实验班。
谈起当家长的经验,于秀娟校长认为,自己特别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凡是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首先一定要做到。
于秀娟校长的家位于人大附中旁边。从儿子读初一开始,只要上学时间,她都要求儿子早上6:00钟起床,她自己总是要比儿子起得早一些,从来没有儿子都起来了,自己还赖在床上的现象。
尽管于秀娟校长并没有对儿子的学习事必躬亲,但是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
在儿子的眼中,妈妈不怒自威。她吩咐儿子做事情的时候,从来不用大声。用儿子的话说:“一般一声‘儿子’就够了,等到声调一扬,说‘宝贝’的时候,问题就很严重了。”
之所以这样,于秀娟校长认为,这是因为自己非常重视做家长的榜样作用,只要是要求儿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这样,孩子就会非常尊重家长。
还有,就是她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要求特别严格,尤其是人品上。不仅对自己孩子这样,对学生同样如此。只要学生犯了原则性的错误,她是一揪到底,决不放松。
记得她在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有一次班里上语文课,讲的是有关荔枝的文章。语文老师特别用心,买来了荔枝,让学生们看一看、剥一剥、尝一尝。
等到学生品尝完荔枝后,语文老师要求大家打开书,朗读课文。有一个学生就是不按照老师的要求打开书读。老师提醒他,他还振振有词地说:“吃了荔枝,手脏兮兮的,不能翻书。”把语文老师气得够呛。
于秀娟老师知道了,就问这位学生:“全班那么多同学都能翻书,怎么你就不能?”这个学生不说话了。看他一脸不服气的样子,于老师就对他说:“写一份检查。”
这个学生倒是写了检查,可是那态度就不敢令人恭维了,检查写的也是满腹怨气。
于秀娟老师知道这位学生还是没能认识到错误,不能这样就算了。她当场让这个学生问问同学,觉得自己的检查做得怎么样。结果被问到的学生都说这检查没有诚意。
这个学生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重新做了检查,并且很诚恳的向语文老师道歉。
【印象】 她精读着北航附中这本书
于秀娟校长在介绍北航附中的时候,说到:“北航附中的一个特点,就是校园面积小,因此,我们的招生规模始终保持在1000多人。但是,这在我看来,反倒是优点。我们可以把它打造成小而精的生态校园。”
她说,北航附中的学生,天天和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大学生出出进进;走在校园里,抬头一看,没准就能遇到一个学术专家,这不就是在提前感受一流大学的生活氛围吗?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多么好的熏陶,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不仅如此,北航有那么多的学者教授,那么多先进的实验室,这些都是北航附中非常好的资源,北航附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
目前,在多年的科技教育实践中,北航附中与北航大学形成的“大学中学联动培养模式”。许多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来到北航附中,为孩子们普及航空航天领域的基础知识,传递来自科技前沿的最新发明;北航附中的学生们纷纷走进北航大学的实验室,与科学研究零距离接触。
学校在科技教育中,不仅仅局限于北航大学校内资源,还充分挖掘其他社会资源,拓展科技教育空间。
每年,学校爱好科技的学生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赴日本、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等多个国家参加科技交流活动。在国际科技教育交流中,拓宽科学视野,了解科技前沿。
她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将这一模式从广度和深度上向前推进,将学校的科技教育特色发展得更加突出,更加成功。
于秀娟校长向记者谈起了她的阅读习惯,喜欢把一本书反反复复地看,直到琢磨透了。我觉得北航附中,就是这样一本小巧精致的书,于秀娟校长正在用独特的视角阅读着,并通过创造性的工作,不断丰富着书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