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放假就意味着解放、自由,意味着随心所欲,意味着黑白颠倒——— 特别是大学生们,暑期都成了夜猫子。“夜猫子”当道,家长忧心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孩子大了,想管却收效甚微。下面的大一学生家长李女士的讲述,反映了不少家长的心声。
如何看待大学生暑期夜猫子现象?该怎样反思自己的暑期生活?相信厦门集美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李绍平的观点能给大家不少启发。
讲述 儿子的一天从中午开始
李女士(大一学生家长)
暑期接近尾声了,再过10天,儿子就要返校进入大二的学习生活了。经过一个学年的锻炼,儿子各方面的自理能力都有了进步,但让我心烦不已的是,每次放假回到家里,儿子就成了夜猫子,我担心这样的坏习惯影响了孩子的健康。
这个暑期,儿子上大学的同学当中,有人去学车,有人去打工,有人去实习,有人去旅游,有人宅在家里,而儿子就是这样的“宅一族”。虽然我也建议儿子像其他同学一样,不妨做做暑期工,不管是去超市还是咖啡馆或是麦当劳等地,都可以实践、锻炼,多接触一些社会。但儿子兴头不足,并说有些同学去了几天便逃之夭夭了。言下之意是与其如此,倒不如不折腾。儿子大热天不愿出门我们也无法强求。
宅在家里的儿子大部分时间打游戏,上人人,逛豆瓣,玩微博。每天上网、睡觉,日夜颠倒。儿子有时凌晨两三点才睡觉,这还算是比较早的,有时,若有球赛什么的,他要耗到凌晨四五点。儿子这个暑期没吃过一顿早餐,他的每一天都是从中午开始的。偶尔,儿子也会出门和同学聚会,打打球,KK歌,吃吃饭。
多唠叨儿子几句,他便会说放假回家就是用来放松的,喜欢按自己的方式过,太早了也睡不着,况且同学、朋友都是晚睡晚起,如果白天上网,QQ、人人上根本都找不到人。儿子还说晚上做事情效率更高。
刚放假那些天,我睡下后又会忍不住起床,看看儿子有没有休息,并让他早点睡觉,但折腾几夜后发现自己不仅成了 “熊猫眼”,而且次日上班头晕眼花的,也只好安慰自己:孩子大了,任其自然吧。
和身边几个同龄的朋友聊起,孩子们似乎都这样。在学校里至少还有断网断电的限制,而假期生活越发没有了约束,很多孩子都在上演 “变形记”。宅在家里的熬夜,出外聚会的通宵,自控力都差了。已经成年的孩子也大多数听不进父母的唠叨,而对于大学生活,孩子们似乎也显得很迷茫。
很快就要开学了,这几天我担心儿子这样下去到开学了会不适应,儿子却安慰我说到时候“时差”自然就会倒回来了。但是,面对一整个暑期都做 “夜猫子”的孩子,怎么也无法让我这个做妈妈的轻松起来了。
点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
李绍平(集美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通过以往我们对大学生暑假生活的了解,现在大学生相关暑假生活主要分为四类:一是参加社会实践兼职打工。二是埋头苦学,参加各类培训班。三是出行旅游度假观光。四是“宅男宅女”一族。对于这第四类的宅男宅女一族,大学生暑期便产生了所谓的“夜猫子”当道,也可以说成为了一种常态。究其原因:
首先,这与在大学校园松散式的管理有关。从高中到大学,可以说整个学习生活环境的反差很大。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三的学习生活是紧张的、沉重的,而大一的学习生活相对轻松。大学生暑期无需补课,无需充电,再加上可能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多学生甚至不了解下一个学期有什么具体的课程,也就无从为下学期的学习生活做准备。
其次,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让 “就业难”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不得不提前面对的问题。压力之下,其实大学生的暑假也变得不再轻松。但现在的大学教育模式,缺乏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门指导,这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阶段大学生的迷茫,而暑期“夜猫子”的横行,便是“迷茫”的大学生群体的集中表现。
第三,家庭环境及适应社会不易的影响,也使得大学生适应这种闲散模式。现在大多数学生不是“寒门”,家里没有学生打工的必需,这必然助长了一些大学生的懒惰心理,使得他们没有去思考有意义的事情,而是随心所欲,晚睡晚起,消磨时间。
此外,由于不少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得不到价值体现和认可,一些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反而受到歧视,两种现象的博弈也使得大学生暑期生活找不到方向。
主张 家长率先为孩子做好引导
李绍平教授认为,开学以后,学校有规律的生活会让暑期“夜猫子”得以改变,但同时也要注意,这个转变过程可能会因为一个暑期积累下来的不良作息习惯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波动都产生一定影响。针对这种“夜猫子”的情况,家长应率先为孩子做好引导。
一些家长对此现象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孩子在家比较安全,比经常出门更让家长放心。可是长时间面对电脑电视、晚作息,不仅对身体健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对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接触社会的能力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家长要认识到,暑期生活要让孩子夯实基础,蓄积能量,为他们走向社会做好过渡,要避免被动式的毕业。对此,不能仅仅只依赖学校教育,家长同时要帮助孩子了解职业生涯的规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引导孩子总结一个学期的生活学习状况,分析自己的成败得失,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其次,实现学科之间的互补,简单地说理工科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读一些文学作品、人物传记等,而文科的学生则可以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这样可以文理渗透,完善知识结构;再次,有意识地多接触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处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以后进入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当学校对相应的职业生涯教育缺失的时候,我们的家长要创造条件为孩子走向社会做好充分准备。当孩子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融入社会时,“宅”的时间就减少了。有针对性地分析孩子的现实状况和需求,科学规划暑期生活,同时也为来年的求职就业做好准备。这样,才能让孩子休息、进步两不误。
导报记者 魏文/文